编辑: 星野哀 2018-09-20

55 万亩. 随着

2012 年起糖价一路下滑, 跌幅 过半, 试图让全县 80%以上农户守 着一根甘蔗奔小康的 蓝图 , 被人 们重新审视. 单一产业结构带来的弊端再次 敲响警钟! 近年来, 上思县及时调整 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跳出 一根蔗 的框框, 以 生态、 特色、 规模 为主 攻方向, 以 高产、 高质、 高效 为目 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创建现代特 色农业示范区,同时采取 以短养长 的办法,引导农民拓宽增收渠道, 奔小康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滞, 反 而有所加快.

2014 年全县农业总产 值17.7 亿元, 同比增长 3%, 农民人 均纯收入7870 元,同比增长11%. 今年一季度,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 上年同期增加将近

500 元. 单一结构显弊端 闻到的是甜味, 品到的却是苦 涩. 上思农民如此形容近年种甘蔗 的感受. 该县糖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上世纪80 年代初,全县甘蔗种植2.3 万亩,到80 年代末增加至10.2 万亩, 成为广西重要糖料蔗生产基 地县. 上世纪

90 年代末, 甘蔗种植 面积发展到 25.5 万亩, 2007/2008 年 榨季更突破

55 万亩. 那时候的上思, 不但一根甘蔗 甜到尾, 而且甜遍全县. 糖业局一 位干部说, 甚至有人提出要突破

60 万亩、 进厂原料蔗

300 万吨大关.

2012 年起,糖价一路下滑,从8000 元/吨跌至

3800 元/吨, 跌幅过 半. 在妙镇那苗村村委主任凌益祥 说, 从2012 年到今年, 原料蔗进厂 价只跌不涨,每吨分别为500 元、470 元、

440 元、

410 元, 而砍蔗工钱 却在不断上涨, 从之前不足

100 元/ 吨, 升至现在的

150 元/吨. 凌益祥坦言, 如果任由这样下 去, 作为自治区贫困村的那苗村, 想要 摘帽 越发困难. 一位县领导则担心, 全县常年 农作物播种面积85.5 万亩中有50 万亩是糖蔗, 而当中 80%以上是坡 度10 度以上的坡地, 其实并不宜种 植甘蔗, 单一产业结构带来的弊端 显而易见. 调整思路过 寒冬 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 变的. 上思县农业产业结构也不例 外, 调整结构、 优胜劣汰迫在眉睫. 这位县领导说. 上思县在期盼走出 寒冬 的同 时, 更多的是思考蔗糖产业如何转 型升级. 他们瞄准糖业发展的短板, 在甘蔗种植模式、 产业链延伸、 产品 结构调整等方面连续 下刀 . 如今, 一根甘蔗生产出来的产 品, 不仅仅只有蔗糖和蔗渣, 还可以 派生制糖、 酒精、 糠醛、 朗姆酒、 生物 有机肥、 生物质发电等六大产业. 昌菱制糖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兑明坦言, 过去由于简单地发展甘蔗制糖, 产业链短, 产品附加值低, 利润一直 在低水平徘徊. 以后制糖只是基础, 发展朗姆 酒、 糠醛、 生物质发电等副业才能盈 利. 秦兑明介绍, 他们已经探索出 甘蔗-制糖-糖蜜-制酒 (酒精和朗 姆酒) -酒精废液- (液态) 生物有机 肥-甘蔗 、 甘蔗-制糖-滤泥- (固体) 生物有机肥-甘蔗 、 甘蔗-制糖-蔗渣-糠醛-生物质发电 等多 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 上思县从降低甘蔗 种植成本和提高单产上下功夫, 不 断引进新技术、 新品种实施高产高 糖 双高 糖料蔗基地建设. 县糖业 局局长唐成禧透露, 从2013 年起, 传 统甘蔗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的同时, 一个数据在增加: 双高 糖料蔗从 原来几千亩迅速发展起来. 今年全 县在思阳、 在妙、 叫安

3 个乡镇建设 2.5 万亩优质 双高 糖料蔗示范基 地, 今后 3年力争达到 5万亩以上. 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是不争 的事实, 短期内如何不影响农民增 收? 上思县通过招商、 引导、 扶持, 先 后引进农丰公司、 凤翔公司等龙头 企业到上思投资落户, 带动农户发 展甘蔗间套种作物、 林下 (蔗下) 养鸡、 林下种植香菇等生态种养模式,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标准化、 品牌 化发展. 以短养长 促增收 据了解, 上思每年减少的甘蔗 面积, 就是新增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减的是甘蔗, 增加的主要种植牛大 力、 澳洲坚果、 中草药及玉米、 淮山、 蔬菜等. 经过几年的试种, 上思非常适 合种植澳洲坚果. 今年, 该县计划投 入1000 万元, 在公正、 那琴、 平福、 叫安等乡镇大力发展澳洲坚果种植, 争取发展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