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18-08-26

二、实践上的差异 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党敌后游击战在实践上的差 异.首先,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的依靠力量不同.共产党 开展敌后游击战依靠军队和民众相结合.八路军主力部队 进入沦陷区后,分兵到各地农村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逐 步建立主力军、地方军、人民武装(自卫队和民兵)相结 合的武装体系.自卫队和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武装组织. 共产党通过建立自卫队和民兵组织实现对群众的武装.地 方军和庞大的人民武装为主力部队的补充提供了保障.主 力军 遇有损失应加补充时,须由自卫队、民兵、地方三 方面酌量动员抽补, 以维持相互间应有之比率为原则 [11] . 因此,共产党军队即使在战斗中遭受较大的损失,也不至 于溃散,甚至能较快恢复战斗力.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主要依靠正规军,集中主力作战, 忽视群众的力量.正规军是主力部队撤退时留在敌后或者 派到敌后的.何应钦说: 担负游击战之主要部队,仍为开 入沦陷区之正规军,并非依赖民众组合之游击队 [12] .抗 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从正面战场撤退时,在沦陷区留下正 规军开展游击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冀察战区的正规 黎世红:国共两党敌后抗战的差异 -87- 军有第

97 军(朱怀冰) 、第69 军(石友三) 、新5军(孙 殿英) ,苏鲁战区的正规军有第

51 军(牟中珩) 、第57 军 (缪) 、第89 军(韩德勤) .在山西,国民党正规军共

15 个军在抗战初期太原失守后即全部转入游击战. 武汉失 守后, 廖磊率第

21 集团军进入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战. 正规 军在沦陷区并未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虽然黄绍f在浙西 根据地建立了民众自卫团,廖磊在大别山根据地仿效广西 建立民团,河北、苏鲁等地建立了保安部队、游击队,但 都没有大规模武装群众,而且国民党害怕群众被武装起来 后难以控制.由于正规军没有与当地群众相结合,缺乏补 充力量,一旦主力被日军打垮,就意味着敌后游击战遭到 失败. 其次,军队与民众的关系不同.共产党军队与民众关 系良好. 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 毛泽东 说: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 [3,p511] 朱德说: 如果抗日游击队不能团结群众、维护群众利益, 不能使群众成为游击队的良好依托,那么,这样的游击队 将会没有出路.抗日游击队与群众的关系,好比鱼和水的 关系一样,鱼在水中才能生存和长大,抗日游击队有了群 众依托才能生存和长大. [13] 郭化若在《游击战争战术上 的基本方针》 一文中说: 游击战争是群众性的特殊形式的 战争,因此,它需要广泛地发动群众. [14] 而国民党军队 脱离民众,掠夺老百姓.国民党当局也曾要求 游击队应 爱护民众,并组织而训练之,使由亲近而信仰而合作,积 极的参加作战,消极的不为敌用,俾可争取民众,而发动 全面战争 [15,p2] ,但国民党在沦陷区的政权掌握在地主阶级 手中,地方官贪污腐化.李品仙在大别山巧立名目,搜 刮民脂民膏.阎锡山在山西发行 晋钞 .沈鸿烈在山东 发行印刷质量很差的纸币 大花脸 .沈鸿烈、秦启荣纵 兵抢掠, 游安全之区,击无辜之民 ,甚至 勾结日寇, 鱼肉百姓 [16] .国民党军队掠夺老百姓的本性暴露后,逐 渐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国共军队在游击战术上存在差异.共产党军队 在红军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掌握了比较成熟的 游击战术. 共产党军队按照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 善于实施 内线中的外线作战, 防御战中的进攻作战, 持久战中的速决 战,把握战斗中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避免处于被动 挨打的地位,避免陷入阵地战,避免于我不利的决战. 国民党军队接受正规战的战术教育和训练,游击战术 水平低,战术不够灵活.在敌后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以阵 地战和运动战为主, 没有发挥游击战的优势. 抗战爆发后, 国民党开始学习共产党的游击战术.白崇禧、胡宗南、关 麟征等都提出向共产党军队学习游击战术.1939 年2月, 国民党在湖南南岳成立游击干部培训班, 蒋介石兼任主任, 共产党派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