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n灬不离不弃灬 2018-08-19
1

14 40

00 0℃ ℃的 的琉 琉璃 璃盛 盛宴 宴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 对外公布, 淄博花灯会、 鲁派 内画、博山琉璃烧制技艺赫然在列.

24日记者走进博山, 带读者一起领略博山琉璃烧 制技艺的奇妙之处. 博山琉璃浴火而生, 1400℃ 的高温下是单一的火红, 然而经 过反复的吹制、 塑形乃至冷却之 后, 华彩缤纷, 又高贵温润.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博山琉 璃烧制技艺正式成为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而其中经过几代 大师研制传承的鸡油黄、 鸡肝石 以及灯工石榴更是行业独步, 成 为博山琉璃烧制技艺中的瑰宝. 博山琉璃的发展历史可上 溯唐代, 而明清尤为鼎盛. 博山 工匠为清代宫廷制作的鸡油黄 琉璃制品, 因颜色温润如同田黄 石, 同时黄色也代表着皇家权 威, 被时人看做琉璃中的顶级工 艺品之一. 与鸡油黄技艺相媲美的是 博山琉璃灯工作品, 最具代表性 的是原博山美术琉璃厂的工艺 大师―― ― 王乃宝. 他用自己几十 年的灯工技艺创作出了灯工石 榴、 五谷丰登等. 其中的灯工石 榴, 无论是石榴果实抑或石榴枝 叶, 几乎以假乱真. 无论是鸡油黄还是灯工石 榴, 其最基本的工艺都是熟料、 吹制、 塑形与冷却, 一般的琉璃 制品都需要冷却3天左右才可最 终成型. "现在的烧制技艺已经 很成熟了, 但在传承上, 就要靠 那些真的肯花时间来学的年轻 人才行. " 王乃宝说, 一个灯工石 榴的背后是几十年的琉璃烧制 经验, 现在工作在车间里的工匠 大多在40岁以上, 坚持十五年以 上, 才最终获得了琉璃工艺省级 大师的荣誉. 王乃宝大师正在雕琢一根石榴枝. 吹制是琉璃制作必不可少的程序. 雕刻是鸡油黄琉璃制品冷加工的程序之一. 加工师傅正在用回温炉给制作过程中温度降低的琉璃 加热. 王乃宝大师在精心烧制琉璃石榴的树枝. 降温箱控制成型的琉璃慢慢把温度降低. 文/本报记者 刘光斌 片/本报实习生 李洋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本版编辑: 孙慧瑶 美编: 王晶晶 C06-C10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