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8-08-15

机器动 力代替手工 操作 的错觉 了.由于这 篇报 导是 属于 最早期 的文献 资料 , 故 成为 以后所有记述 继 昌隆 初创时便 使用 蒸汽动 力 缴丝 的一个 史料依据 , 同时 也由于 蒸 汽设备 与蒸汽机设备的 易于混淆 不清 , 使这一 谬误流传 至今也 始终难于 加 以纠正 . 事 实上 , 当 继昌隆 设厂之 初,还并没有使用 机器动 力.这在 陈启 源于

18 7

3 年所 著《蚕桑 谱》 中,有他亲 自设计绘 制的一付 机汽大 偏图 , 可 以为证 . . 对这 幅图 , 有人看 到了 那座蒸 汽炉,亦误认为是 使用燕 汽动力 的.但我 们只要仔 细看这座 蒸汽 炉所 连 结的蒸汽管的 功能,便知道 它只不 过是用 蒸汽加热沸 水为丝 车提供釜 水(代替釜位下 的炭火 加热) 而已,至于缎 丝上经 , 它的动 力来源 与蒸汽炉 无关 , 还 是靠女工 用足踏 来发动 的..这仍然是 属于 手工操作 . 在上 述陈天 杰等所写 的文章 中,亦有 颇 为详细的叙述 , 可 以作证 . 文章 中说 , '

继 昌隆 设厂 之初 , 蒸汽炉的主 要作用是 : 翻碗试_军'

……煮沸水 , 并将沸水 透 〔过 〕蒸汽管输 送到各缥丝工作 位去 . 尚未有作 过推动 恤级 自动 旋转的用 途,因此继 昌隆 的绰丝 法,它与 旧式 不同的是 装置较 灵活 , 且 设计许 SR 一・戈沈毓多小铁支 柱作轴乘重 , 〔 使丝 组〕 旋转较 为合度 , 各女工 用是踩 起来 , 比旧式 快,只此而 已, 还未能 说得上完 全是机器 缀丝厂的 . 但 所生产 的丝 已是 身幼而滑 , 、 质匀而 白了 . ? 由此可 见,当初 , '

继 昌隆 这样的工厂 只能称 之为 '

蒸 汽缀丝厂 , 而并非 '

蒸汽机 缀 丝厂 , 亦 即广东 当地通 称之 为'

汽喉 ・ 工厂的 . 至于 '

继 昌隆 究竟在何 时采用机器 动力,这在过去 的史料 中全无记载 . 为此 , 我们最近专 函请 教了陈启源 的后代陈天杰 老先生 . - 据 复函说 , '

继 昌隆 自18 82年迁澳门后 , 于18

9 1 年(另一说为18

8 5 年左右) 迁回南海改 名 世昌纶 是首先采用 机器动 力缀丝的 , 当时有丝 位800 个,用双猪笼汽炉两座 ( 圆径活

8 时x长1

5 叹) o 一座专供 在河 中抽 水人厂 , 煮沸水送 冷热水到 各缀丝位用 ;

另一座 就是用作拖 动 续丝机 , 以代足踩的 操作方法 .

18 9

2 年 开始 ( 如按 另一说应为

18 8

6 年左右2 , 已 采用这 种拖 动机,但却 仍然用原 来的木 制缈丝车 . 两年之后 , 由于女 工们难于 掌握 , 认 为不如 足踩的 自 由便当 , 故 又恢复 了足踩 . 由此可见 , 广州摸 丝厂 的开 始使用动 力带动缀 丝车乃是 十九 世纪 八十年代 后半期 至九十年 代初的事 . . 关 于设 厂规 模:对'

继昌隆 初创时设厂 规模 的记述 , 也 是错误 的.记述错 误的原始 资 料的 出处 , 亦是 来自 《宣统南海 县志》 : 〔陈启 源 〕壬 申岁返粤 , 在简村创设 缎丝厂 , . 名日继昌隆 , 容女工

六、七百人 ・ ・ 一 .这以后 , 差不 多在所有 著作 中,都照抄照 转、 把 容女工六 、 七 百人 , 当成 '

继 昌隆 开创时 的规模了 . 我们看 到,对二 项历史事 实的记载 , 总是时 隔很久 以后再行追 述的 . 这 就往往 会把晚期 的事实和 数据 , 挂 到了早期 的 账 上.在有 关近代 史经济资料 中,那种把后 期的 企业 资本 额 当成开办时的创 始资本 额、后期的工 广 规模 当成初创 时的规模 等等 ,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