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哎呦为公主坟 2019-08-3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4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5 年4月目录 第一部分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3

一、学科与专业概况.

3

二、在校生基本情况.4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5 第三部分 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6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6

(一)交叉学科复合人才特色培养

6

(二)校企 订单+联合 式人才培养模式.6

(三) 暑期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

7

二、教学基本建设与改革

8

(一)完成

2014 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8

(二)专业建设突出国际化特色

8

(三)课程和教材建设

9

(四)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10

(五)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11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4 第四部分 本科毕业生情况.16 结语16 第一部分 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学科与专业概况 能源动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柱行 业.能源动力类专业以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装置的运行与控 制为学科方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高 级工程技术人才. 能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 竞争实力和综合国力;

动力设备广泛用于机械、电力、石油等国民经济各个领 域,保证动力设备高效、安全和低污染运行,是能源动力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干专业

1958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具备本科- 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专业具有硕士授予权.学 院现有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热工过程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和能源碳减排技术与资源利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三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和交通运输

3 个本科专 业.2014 年学院按照能源动力类和交通运输类两个大类招收本科生.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已形成 宽口径、厚基础、重实 践、求创新 的专业特色,设有电厂热能动力、热工过程自动化、热力发动 机、热能工程和制冷与低温工程五个专业方向,二年级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 学生可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该专业课程突出特色、多 模块课程设置,致力于培养具备热能工程、热工自动化、动力机械、动力工 程、制冷与低温等方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源动力 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 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在能源动力类新生入学后选拔

25 人设班. 该专 业为

2008 年新设专业,属新兴交叉学科,是山东大学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专 业立足能源,兼顾环境,关注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相关的基础理论与专业 知识,重视实践环节,强化双语教学,突出国际化特色,注重对复合型高素质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该专业保送研究生比率为 30%. 交通运输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是国家科技发展基础方向之一.山 东大学交通运输类即交通运输专业,该专业立足运输(汽车运用工程)兼顾交 通,是机械、能源、控制和管理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主要培养在交通运 输(汽车运用工程)领域具有扎实基础和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识、具备较高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交通运输行 业、汽车及发动机制造行业、物资流通行业和有关科研单位工作,也可以在本 专业或相关专业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英国杜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等 海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已与英国杜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 学和德国乌尔姆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流与联合培养.

二、在校生基本情况

2014 年学院本科生招生总计

285 人,其中能源动力类学生

223 人,交通运 输类学生

36 人;

招生规模与

2013 年基本持平.2014 级能源动力类新入学生通 过考核面试选拔了

26 人进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地班专业学习.2014 年本 科生各专业各年级的人数分布情况见表 1. 表1.

2014 年学院本科各专业人数分布情况 专业名称

2011 级2012 级2013 级2014 级 合计 能源与动力工程

231 238

219 223

91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8 24

24 26

102 交通运输

32 38

34 36

140 合计

291 296

277 285

1153 表2.

2014 年学院在校生分布情况 学生类别 人数 比例 本科生

1153 75.31% 硕士生

209 13.65% 博士生

78 5.09% 在职攻读专业学位

91 5.94% 合计

1531 100%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

一、 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 截止至

2014 年12 月31 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专职专任教师

71 人,其中教授

21 人,博士生导师

18 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32 人,专职实验人员

13 人.其中,国家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

1 人,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

1 人,外专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1 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的

2 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 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3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5 人.

二、 本科生师生比、主讲教师情况 按2014 年统计数据,学院拥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在校学生人数

1440 人,生师比为 20.28;

其中本科生的生师比为 16.24.

60 岁以下在职教授

20 人,其中承担本科课程授课任务的教授

20 人,教授 给本科生的上课率为 100%.

三、 本科教学经费及实验教学情况

2014 年度本科教学日常运行费用总计 972148.8 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 行支出为 843.15 元;

用于本科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 践教学、创新平台等专项投入经费总额为

234590 元;

本科实验建设、运行和维 护费用共计

783440 元,生均本科实验费用为 679.48 元. 学院设有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动力机械专业 实验室、热工与流体基础实验室、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实验室和交通运输专业 实验室.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仪器设备

3478 台,价值 68733444.33 元, 共已开设了

100 余项实验教学项目,支撑了学院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的实验教学以及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和土建学院等学院的全部或部分专业学生 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锅炉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 验教学,并为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特别是围绕节能减排创新教育创新 训练提供了基本保障. 第三部分 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学院努力推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在本科专业教学突出国际化和实践 教学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校企 订单+联合 式人才培养模式、 暑期学校 等 特色模式,推动通识课程的开展,加大创新教育体系建设力度.

(一)交叉学科复合人才特色培养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是是山东大学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 属多学科交叉复 合型专业.该专业立足能源、兼顾环境,瞄准国际先进理念,强化双语教学, 突出国际化特色,注重交叉学科复合型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2014 年,学 院通过培养和长期聘请/短期邀请外籍专业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本科教学课 程设置,增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数量,新 开设全英文课程

2 门;

鼓励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对学生的国际化特色培养,

2014 年派出

2 名本科生赴德国乌尔姆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邀请安排来自能动学 院和环境学院等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教授专家,开设以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为主体的系列前沿讲座课程,拓宽了学生对交叉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和前沿科技 的了解与认识,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方法.能源环境交叉学科国际化特色人才培 养取得了重要进展:2014 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共

25 名毕业生,有9名同学考入国外知名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阿拉巴马大学、英国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