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2018-07-28

3 终端和中间接头的接头连接应牢固可靠,绝缘良好.

4 测量电缆负荷电流,电缆线芯和绝缘表面温度.

5 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5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和表面允许温升值 电缆类型缆芯长期允许温度(℃) 表面允许温升(K) 带铠装 不带铠装 聚氯乙烯

70 20

25 交联聚乙烯电缆

90 40

35 橡胶绝缘电缆

65 20

25 检测数量:按总数进行抽检,抽检率不低于 20%,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得少于

2 处. 检测方法:观察判断;

使用仪器测量电线电缆的电流值、温度、测试绝缘电阻值,并记 录现场数据、信息. 5.2 线路敷设 5.2.1 一般要求 配电线路的选型和敷设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 5.2.2 检测要求

1 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时,应采取穿金属导管、采用封闭式金属 等防火保护措施.

2 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且连接点和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3 护套绝缘电线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时, 应采用刚性阻燃塑料导管、 塑料槽板 或金属导管保护.

10 4 金属桥架必须可靠接地,但金属外壳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线.

5 装饰工程配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动力设备和照明装置的配电线路,穿越可燃、难燃装饰材料时,除配电线路应 穿保护管外,尚应采用非燃材料做隔热阻燃保护;

2) 配电线路设置在可燃装饰夹层时,应穿金属导管保护,若受装饰构造条件限制 局部不能穿金属管时,必须采用金属软管,其长度不宜大于 2m,导线不得裸露.

6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 1.0m,交叉时不应小于 0.5m;

当受条件限制时, 应采取隔热措施. 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7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采用金属(塑料)管、罩进行机械保护: 1) 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或墙壁处;

2) 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在地面高度 2.0m 以 下的一段;

3) 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8 电缆沟内应无杂物,无积水、渗水现象;

盖板齐全,且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电缆 隧道内应无杂物,照明、通风、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完好无缺.

9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或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 管口应密封.

10 电缆沟道、 竖井的电缆应排列整齐, 固定敷设在支架上, 不得交错放置在沟道底面;

垂直敷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