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牛牛小龙人 2018-07-27
2018 年第

2 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2,2018 ( 总第

209 期)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No.

209 DOI: 10.

12046 /j. issn. 1000- 5285. 2018. 02.

016 ・传播学理论与实践・ 皮尔斯 真知目的论 与维纳 反馈目的论 赵毅衡 ( 四川大学符号学- 传媒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 摘要: 目的论是一种用 达到某种目的 来解释人类活动意义的方式,目的直接影响到价值 . 非 目的论 主要有两种,一是 偶然论 ;

二是过程的因果论,认为任何意义的发生都是先有原因引出的过 程,无须目的.它们是两种不同时间向度的展开: 我们把现状当作 果 去追溯过去,找到成为现状之 因;

我们看到现状,而根据目的预判选择的价值.中西古哲人有清晰的目的观,而现代思想首先就着力于 消除目的论,因果观成为机械论与进化论的基础.但是现代性成熟后,目的论重新兴起: 维纳的控制论的 反馈即目的 思想,对20 世纪下半期影响极大.本文详细讨论了一个多世纪前皮尔斯提出的 真知目的 论 ,指出其理想主义价值观,与维纳式的内在目的论不同,二者可以互补. 关键词: 目的论;

因果论;

控制论;

反馈;

真知 中图分类号: H0 -

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285( 2018)

02 -

0145 -

09 收稿日期:

2017 -

10 -

2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 ( 13&

ZD123) 系列成果 之一. 作者简介: 赵毅衡,男,四川大学符号学- 传媒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 符号学、叙述学、意义理论. ① Ted Chiang,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New York: Tor Books,2002,p. 187. 本文讨论意义的未来性目的,这个问题对人生的价值至关重要.如果有人把 目的论 解释为 因果论 ,只有一个办法: 预知未来,从未来之果回顾此刻之因.只有这样,他才能把意义活动的 此刻变成因,把未来变成果,今日之因才能够决定未来之果.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逻辑与道 义障碍. 姜峰楠小说 《你一生的故事》( The Story of Your Life) ,以及据此改编的电影 《降临》 ( Arrival) , 就出现了这个道德难题: 女主人公根据外星人传授的 非线性无时态语言 知道了未来: 她的女儿 将会攀岩失足而跌死 ( 在电影中为减缓死亡的惨烈,改成患白血病) ,但是她依然结婚生女,甚至与 女儿一起去攀岩,而且目睹女儿惨死.这是不是对女儿的命运不负责任? 是不是对未来不负责任? 姜 峰楠小说对此提出的辩解是 :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结局,我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就是未来之路. ① 女主人公放弃目的性,实际上女主人公放弃的是 选择 这个最重要的意义活动. 知道今日之因,将成就明日必然之果,就剥夺了选择权: 好事不做也会发生,灾难明知会发生却 无法阻挡,目的论就此进入自毁模式,变成宿命论.任何目的,只有落在尚无法实例化的未来,只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年 作为一种可能性,才能影响我们的意义活动.对预知的未来放弃选择,未来就不再是未来,目的也就 成为因果.在人类的意义活动中,为什么目的论如此重要? 本文试图做一个回顾讨论.因为篇幅有 限,不可避免会有些简单化.

一、何为目的论? 目的论是一种用 达到某种目的 来解释事物运动和人类活动的方式.目的论范围很大,粗略 说可以有以下几类分法: 宏观目的论,试图解释世界全部现象,包括世界万物的运动与演变,或是人 的全部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