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2018-06-05

150 米;

距隧道引道 (U 型槽) 端点的距离,当引道坡度大于或等于 2%时,不宜小于

80 米,并满足停车视距 的要求;

距桥梁引道端点的距离, 当引道坡度大于或等于 2%时, 不宜小于

60 米;

2 基地出入口开设应充分考虑其对基地周边已有或规划道路交通设施的影 响, 受规划和现状条件限制距公交港湾站距离较近时,可采用机动车出入口与公 交港湾站一体化设计. 3.1.6 车库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 《城市建筑工程 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指标》DB33/1021 和《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 求》GB17907 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机械车库设备选型、 存 (取) 时间要求, 合理配置车库出入口数量, 一般情况下可按照 50-80 车位配置

1 个出入口;

7 2 各出入口处的候车泊位不应少于

1 个, 整个停车库的候车泊位不应少于

2 个;

3 出入口宽度应大于所存放的机动车设计车型宽加 0.5 米, 且不应小于 2.25 米,高度不应小于 1.8 米;

4 宜设置平入式出入口.平入式出入口室内外地坪高差不应小于 150mm, 且不宜大于 300mm;

停车库出入口部候车泊位坡度宜小于 3%. 3.1.7 基地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内部通道、候车区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道 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及《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 规定设置交通标志、 标线和停车泊位划线;

交通标志不得侵入道路和基地通道建 筑界限;

2 在基地内部车行通道和基地出入口处需要警示车辆减速慢行、让行的地 方,应设置减速带和减速标志、让行标志等;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越出行驶界 限,引起擦碰的地方应设置防撞保护设施;

3 车库出入口、基地出入口及基地内部通道内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 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及行业标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 的规 定设置防护设施;

防护设施不得侵入道路和通道建筑界限;

4 应保证基地内部车辆行驶的安全视距. 3.1.8 场地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场地竖向设计高程应满足当地的防洪排涝设计标准,符合城市竖向专项 规划及规划选址要求;

同时场地标高宜高于周边道路最低标高 0.2 米以上;

2 车库出入口设计标高应高于场地竖向标高;

车库出入口宜高出场地周边 地面标高 0.05 米以上,口部场地坡度不应小于 0.3%,同时不应大于 1.5%;

人行 出入口标高宜高出周边地面标高 0.5 米以上;

场地竖向排水设计应以车库建筑向 四周排放为原则. 3.2 停车设备选型 3.2.1 停车设备选型宜遵循下列原则:

1 容量最大化原则

8 在车库选址合理、存取车便捷、确保车库运行流畅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停车 设备,使车库容车量最大化.

2 环境协调性原则 在充分考虑车库安全性和与操作方便性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其与周边环 境的协调性,使之与环境和谐统一.

3 使用可靠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3.2.2 井筒式垂直升降停车设备是使用升降机将汽车搬运至井筒内指定层, 并用 存取交换机构存取汽车的机械式停车设备.适用于停车库面积小,深度无限制的 场所,平面和空间利用率较高,具体技术指标见附录 A.0.1. 3.2.3 平面移动停车设备是在同一水平层上用搬运器平面移动汽车或载车板, 同 时使用升降机来进行不同层间的升降,以此实现存取汽车的机械式停车设备.适 用于容车量大、 容车密度较高、 地下空间较广的场所, 具体技术指标见附录 A.0.2. 3.2.4 巷道堆垛停车设备是使用巷道堆垛机,将汽车水平且垂直移动到车位旁, 并用存取交接机构存取汽车的机械式停车设备.适用于面积较大,深度受限制的 场所, 可在一个巷道里安装多台堆垛机以提升存取车效率,具体技术指标见附录 A.0.3. 3.2.5 近年来 AGV 停车机器人逐步在工程中应用,该停车设备使用 AGV 机器 人(自动导引运输车)通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沿规定的导引路 径行驶, 在平层地面上存取车辆, 可设置多层, 通过辅助升降机将车辆运至地面. 该类系统适用于中等或较大面积,地上出口受限制的场所.每套系统停车量可按 需设置,AGV 停车机器人不受轨道限制,对于不规则的地下空间也可以最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