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8-05-15

2010 年成立以来, 经过9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一个拥有

100 余名成员的表演团体.市戏剧曲艺家协 会主席, 也是棠棣剧社的社长虞跃告诉 记者, 我们的社员来自乐山各行各业, 都是非专业演员.最开始剧社成立, 只 是为了自娱自乐, 为喜欢戏剧的朋友搭 建一个圆梦的舞台, 实现他们当演员的 愿望. 剧社能够走到今天, 完全是凭着大 家的一腔热血和坚持, 不断克服资金、 场 地等各种困难和问题, 让我很感动, 同时 也感到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虞跃表 示, 今后棠棣剧社将继续摸索、 创新演出 形式, 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展示机会, 发掘 培养更多戏剧人才. 据悉, 近期, 棠棣剧社还将马不停蹄 地为乐山市民奉上另一场精彩演出――

5 月18 日在灯塔小剧场上演 《红玫瑰与 白玫瑰》 同名朗读剧, 让观众近距离地感 受剧作的魅力. 在乐山, 有这么一群人在坚守 话剧 《红玫瑰与白玫瑰》 的导演赵海伊 介绍, 该剧的演员都是乐山棠棣剧社的业 余表演爱好者, 虽然不是专业演员, 但为了 保证演出质量, 他们精心准备了

8 个月, 每 周抽出业余时间加紧排练, 希望呈现出最 好的演出效果. 之所以选择 《红玫瑰与白玫瑰》 进行 移植改编, 一是田沁鑫导演的这部剧打破 了传统戏剧模式, 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我们 希望能让乐山的观众看到一场不一样的演 出;

二是这部剧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很高, 希 望他们通过这部剧得到很好的提升锻炼. 赵海伊说道. 剧中饰演 白玫瑰 之一的陈彦池是一 名拉丁舞蹈老师, 之前完全没有表演经验, 去年加入剧社后, 才开始慢慢接触话剧. 因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所以只能利用业 余时间努力再努力. 陈彦池说, 这8个月 来, 除了剧社伙伴们不断鼓励和帮助, 更重 要的是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她才能没有 后顾之忧地专心排戏, 将自己最好的状态 留在舞台上. 主创们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回报, 两天演出现场人气爆棚, 演员们一气呵成 的表演, 让观众们过足了戏瘾, 收获了好评 和认可.陈彦池欣慰地表示, 每晚谢幕 时, 全场热烈的掌声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 定. 记者 鲁倩文 文/图 移植改编话剧 受欢迎 戴铭巽: 教学认真, 为人耿直 张在军《苏雪林和她的邻居们――一条街道的抗战记忆》 连载 话剧 《红玫瑰与白玫瑰》 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 小说, 讲述男主角佟振保与妻子 白玫瑰 、 情人 红玫瑰 之间的感情纠葛.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 中,

8 名男女演员用肢体语言、 台词, 配合音乐、 灯光、 道具, 将小说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舞台上, 用透明玻璃长廊将时空一分为二, 演 员在左右两侧不时穿梭.剧中人物无论是红、 白 玫瑰, 还是佟振保, 都同时由两个演员诠释, 两人 动作时而一致, 时而矛盾, 将人物内心的困惑、 挣扎、 反复、 犹豫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 至 少两个.娶了红玫瑰, 久而久之, 红的变成墙上的 一抹蚊子血, 白的还是 '

床前明月光'

;

娶了白玫 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黏子, 红的却是心 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剧中, 佟振保的每一次心灵 挣扎, 都好像发生在身边, 令人唏嘘感慨. 这次乐山棠棣剧社的移植改编, 还创新性地 加入了方言, 其中王士鸿这一角色的对白全程用 乐山话演绎, 不仅增加了趣味, 也拉近了与本地观 众的距离. 演出结束后, 不少观众都表达了对该剧的喜 爱. 以前看过张爱玲的 《红玫瑰与白玫瑰》 , 小说 里的情感冲突十分有张力, 让我印象特别深. 市 民陈女士告诉记者, 话剧改编得很不错, 演员们 的演技也非常到位.在乐山能看到这样精彩的话 剧演出, 非常惊喜. 北伐时期的戴铭巽 (戴克中 供图) (本文图片为 《红玫瑰与白玫瑰》 剧照) 今年的桃树开花, 去年的燕子回家.总有一 种守望不分冬夏, 那就是我的年华. 让人们 望得 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 这就是杨玉鹏、 曾 令荣创作 《年华》 的初衷. 一次, 曾令荣打电话给杨玉鹏, 想请他写一首 关于乡愁的歌.他们都是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孩 子, 现在身处城市, 但总难以忘怀自己在乡村的根 脉.杨玉鹏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自己老家的模样. 于是, 他又专门回了一次老家, 看看那里的树, 那 里的水, 那里的人, 那里的一切.他突然感觉, 自 己最好的年华就是在淳朴的乡村度过的, 于是就 有了 年华 这个题目.在回城的路上, 杨玉鹏一 直琢磨.到家的时候基本就有了初稿.又修改沉 淀了一周多, 然后把定稿发给曾令荣, 曾令荣看后 感到非常满意. 杨玉鹏说, 歌词中 老戏 屋瓦 青苔 这些 意象, 不仅是他和曾令荣个人的家乡印象, 也是能 触动万千中国人思乡之情的一些元素.特别是 老戏 , 曾令荣的老家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 那 里的传统戏曲彩调, 曾经家家户户都看.我的老 家甘肃武威凉州区, 那里流传的秦腔和凉州贤孝, 都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 我国 本来就是一个戏曲大国, 各地的地方戏数不胜数, 我想,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足以牵动他乡愁的老 戏.这也是我对故乡最难忘的地方.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