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芳甲窍交 2018-05-06

157 [开示] 净土教言的了义性与作用

157 [课堂交流]164 般舟法之自我勘验与经行念佛.164 顺佛智愿行世间法.167 观病缘起归无自性.169 圆明心智与诸佛土.171 不明自心修行无益.171 口念佛与心念佛.172 放生或吃素是根本吗?173 观察觉悟自心最重要.174 如何对待家人得病?174 孕妇怎样修学佛法?175 顺性不是条件.175 本部文稿与录音下载地址: 净土说网站 www.jingtushuo.com 手机版地址 m.jingtushuo.com

1 一切现行皆是人生价值[上集] 慈法法师 讲授

2011 年10 月11 日于浙江大学 [开示]从增上、平持、减损来观察与觉悟人生 李老师: 我碰到了很多问题, 因为同学们不断地给我出难题, 不断地出难题, 有些难题是我没办法回答大家的,甚至你们的难题也成了我的难题.所以在今年 六月份我上山拜见慈法法师的时候,跟慈法法师聊起现在青年人的一些困惑、迷 茫甚至一些痛苦,慈法法师表示很理解.我就当场邀请法师来给我们上两次课, 从另一个角度来给我们讲一讲我们的人生与对生活的态度. 法师本人我就不多作介绍, 因为所有的名头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其实都没有意 义. 对我们大家有意义的是, 如何从法师给我们的方法里面去看待我们自己的人 生?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慈法法师为我们上课. 慈法法师比较了解现在年 轻人的状况,所以准备给大家讲的题目叫作 一切现行皆是人生的价值 . 慈师: 第一次到这样的环境中来讲这样的课, 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现行的认识. 现行――希望这个名词不会造成我们之间语言交流的障碍. 现行包括我们的三个 方面:身、口、意.身口意每个业又可以分出来三个现行,一般说有增上的现行、 平持的现行、减损的现行. 慢慢坐下来,我们现在这个坐下来本身也是一个现行.所谓现行,就是我们 每一个当下的行为,这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最有价值、最可操作的焦点.我们 尽量不用佛教名词来交流.身、口、意各有它现行的增上、平持或减损.我们一 般在作为中没办法把它分明了解,所以谈这个话题有这样一个缘起,就是我们怎 么把握好或者运用好、 运用得当自己人生的现下或者现行?在身口意作为中清晰 自己的应作、不应作? 在我们现生,在这个学生时代,对自己应作、不应作的认知若是没有思考观 察过, 对它的了解、 参照就不太清晰. 那么通过我们对现行的认识, 对它的平持、 增上与减损的结果与认知――任何一个现行必然有一个过程与结果, 这三个地方 讲的是它的结果,三种结果.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有大量的语言交流、意识思维、行为作为,每个人都有

2 这样的生命相续, 每个人都在做. 那么我们怎么不辜负自己的人生呢?学生也好, 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每一个独立体也好,这都是他应该关注的,或者说是自我尊重 的很贴切的话题. 大家每天都有上课学习, 谈现行,我不知道大家对现行的认知平时关注不关 注?这是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对自己当下行为的关注,是个引导.这个引导, 哪怕是入我们耳根, 我们能有一分钟两分钟的思维,这个应作不应作的种子种下 了.应作不应作实际就是去除我们矛盾、徘徊或者焦虑的一个最好方法. 因为很多学生慢慢地走向人生、 走向社会, 就有很多莫名的焦虑与矛盾心理, 会犹豫徘徊,会在生活的意识、作为、语言中表现出来.要是清晰了应作、不应 作,或者现行中的增上、平持与减损这个过程,我们对思维、语言、作为就有明 确的选择,就会远离内心矛盾的焦虑. 矛盾给我们带来了焦虑. 每一个人都在面对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个发展的 不适应性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无明的、无知的畏惧和焦虑.尤其是大学生在读书过 程中,他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但是参照的东西若是没有应作、不应作的分明、了解,没有这个阶段的教育,那我们对未来、对现下就会有很多负重的蒙蔽. 李老师希望我来给大家谈论谈论,我也希望换个角度,尽量给大家作一个有 意义的提示. 作为一个出家人与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有一些差异, 无外乎是僧人生 活得比较谨慎,对应作、不应作的了解与训练就多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你了解 不了解,你都要面对你每一天身口意作为的责任.你每天都要担负这个结果,这 个结果是你必须担负的,你负责任不负责任都要担负这个结果. 我们这个增上、平持与减损,身口意的每一个现行,当下的这个行为,我们 每个作为者必然是自己去承担. 你要是分明清晰应作、 不应作, 就变得轻松起来, 就远离了矛盾徘徊的压力或者负重.这个学习与认知至少能减少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