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2018-04-23

自由主义派:认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恰倒好处. (2)修正主义派(revisionists)――60 年代盛行,对传统派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美国 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认为苏联的政策反而是合适的、温和的、现实的][从美国的 经济因素来寻找原因,为满足国内垄断扩张的需要、美国和西方的政策带有进攻性,迫使苏 联采取对抗态度] 修正主义派又分: 激进派:认为美国的制度是冷战起源的根本原因. 温和派:强调个人因素.[杜鲁门及其智囊团要对此负责,他抛弃了罗斯福的政策,误解 了苏联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对苏联采取粗暴的态度] (3)后修正主义派(Post-revisionists) [代表人物:刘易斯] ――产生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采取了折中的方法, 把传统派和修正主义派的观点进行了 整合.既把责任归于苏联,又认为美国采取了不恰当的政策手段,但基本上倾向于传统派. [采取自认为公正、不带偏见色彩的方法来解释冷战的起源,认为两国都有问题,两国国内 政治、领导人个性都有影响,两国都推行了教条主义政策.斯大林扩张意图过于明显、苏联 破坏了战时同盟达成谅解;

美国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采取了不当的措施] 苏联方面:

80 年代中后期,苏联学术界对以前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苏联过去的外交政策过于 意识形态化.把极其复杂的国际斗争简单地、武断地归结为两个体系的斗争,特别是两种意 识形态的斗争.根据意识形态,苏联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了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决策,在制 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强调斗争性、针锋相对,不进行必要妥协,认为冷战的起源是由于苏联 对美国的政策做出了错误的反应,加剧了紧张局势造成的. [当时也有人认为苏联和斯大林应当为冷战爆发负全部责任,但不是主流] 国际派(Internationalists)

90 年代初形成,其鲜明的特点是:能够熟练使用 对方国 语言,有幸接触 对方国 刚刚解密 的档案和文献. [有重实证、轻理论;

重描述、轻分析的嫌疑] 中国的冷战史研究起步较晚,原因在于:

1、 为政治服务(而政策是在变化的)

2、 学术研究主要跟随苏联

3、 资料较为缺乏(观点和资料都由苏联方面提供) 中国的冷战研究:关于冷战起源的四个方面观点 主要观点: 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

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美苏双方行为的结果;

英国在其中起了 主动作用 ;

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冷战的表现与特征 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 军事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与斗争. 美苏 关系是冷战的核心,对抗是冷战的基本形态,欧洲是冷战的主战场.

1、美苏双方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提出了针对对方及其集团的外交战略 和具体政策. 美国方面: 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 解放 政策 肯尼迪政府―― 和平战略 尼克松政府―― 缓和 政策 里根政府―― 现实主义、实力、对话 战略 老布什政府―― 超越遏制战略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质上都是要遏制苏联、促成演变 苏联方面: 斯大林时期――两大阵营 赫鲁晓夫时期――和平共处总路线 勃列日涅夫时期――缓和战略 戈尔巴乔夫时期――外交新思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