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8-04-17

1959 年7月, 陈小文圆满完成进修学业回到医院后, 就任 手术室麻醉组组长 (同年

5 月医院已任命他为麻醉组组长―― ― 笔者注) .在陈明斋副院长的领导和召集下, 在院内各科主任教 授及手术医生的会议上,他报告了上海麻醉专业最新进展情 况, 与会人员听后很高兴、 也很兴奋.因为当时麻醉学最新进 展、 麻醉专业在临床的重要性, 苏州地区医务界几乎知之甚少, 因此麻醉学队伍也十分薄弱, 正规的麻醉医师极少.尽管卫生 行政部门下决心培养专业麻醉医生, 但所派出去的外科医生仅 有不到二分之一的人培养成了专业麻醉医生, 因当时有不少人 不愿意学麻醉专业, 认为没有好的前程;

有的人认为麻醉医生 不就是个打麻药吗?没有含金量;

还有人认为做外科医生更有 名气.从当时苏州医学院三所附属医院来看, 仅有苏医附一院 陈小文是唯一的正规麻醉专业医师, 可以这么说, 他是苏州地 区麻醉医师第一人, 也是苏州地区心肺复苏、 ICU、 危重病抢救 率先开展者. 在医院党政领导下, 各临床科室支持下, 他将上海学到的 麻醉学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 有条不紊地开展及运用于临床实 践并取得成效.与此同时, 为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自己的医学 理论、 技能及病情分析, 陈小文仍然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读书 学习, 大量阅读业务杂志和书刊, 白天做完繁忙的麻醉工作, 夜 晚总要看书至凌晨

1 点方才熄灯就寝.读书学习时写摘要、 建 卡片, 以便需要时随手可用, 已成为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 麻醉工作实践中, 他遇到难题经常书信请教恩师吴珏教授和上 海的专家教授, 并每月一次定期专程赴沪, 参加并聆听上海麻 醉学会的专题系列讲座,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麻醉综合业务水 平. 随着医院各类手术病种的增多, 麻醉业务和麻醉队伍随之 逐渐扩大, 在陈小文的领导下, 国内所能开展的麻醉项目, 均能 顺利安全地开展与应用, 此外, 还引用了部分国外麻醉新方法. 为了向创建麻醉科的目标迈进, 他按照麻醉科的建制和标 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例如在实行晨会制度 中, 每天的晨会上, 他组织麻醉医生对每例手术病人系统分析, 进行麻醉评估, 拟定麻醉方案;

对重大手术的病人, 他要求麻醉 医生术前必须有书面小结, 并亲自逐篇查看与修改;

他针对各 类病情都要提出很多问题, 从临床直至基础药理、 病理、 生理 等, 让麻醉医生共同讨论解答, 对不能回答者, 他均一一作答补 充.又例如在实行岗位责任制中, 他要求麻醉医生手术中不但 要维持手术病人的麻醉, 保证病人舒适;

还要对病人手术中的 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护, 并随时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 而引起的各种反应;

维持病人在麻醉手术状态中的基本生命功 能的稳定, 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

手术结束后让病 人安全苏醒, 让患者无痛、 舒适、 安全地恢复. 与此同时, 在学术研究出成果、 人才培养形成团队、 先进设 备添置作保障等方面, 陈小文竭尽全力, 狠下功夫、 不辞辛劳. 规范管理、 身先士卒, 立足专业、 潜心研究, 以身作则、 模范带 头 这24 个字, 不仅是他的工作写照, 也是同事眼里的他.经过 他数十年坚持和艰苦不懈的努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