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zqmzc 2018-02-21

三、自由软体运动在著作权法的定位?124

四、本研究意见.124 贰、自由软体授权契约效力.127

一、开放授权契约成立与生效.127

二、定型化契约的问题.131

三、公平交易法的问题.135

四、自由软体授权契约的解释.136 参、开放授权契约的用语与著作权法.138

一、著作人及著作权的归属.138

二、修改与散布.142

三、独立与衍生的电脑程式著作.144

四、著作人格权问题的处理.148

五、授权条款与合理使用.148 肆、企业常见的自由 开放原始码软体问题.150

一、自由 开放原始码软体与企业智权保护政策.150

二、自由 开放原始码软体与第三人提供之电脑程式.153

三、如何处理 GPL 或其他授权契约违约的问题?155

四、员工参与自由 开放原始码运动的问题?157 伍、自由软体授权契约的选择.158

一、企业释出原始码模式的选择与考量因素.158

二、复数授权契约冲突的问题.159

第七章 结论.161 壹、自由 开放原始码运动与著作权法制.161 贰、修法建议.163 IV 参考书目.166

一、中文.166

二、外文.171 附件

一、期初座谈会会议记录.175 附件

二、期末座谈会会议记录.179

1

第一章 绪论 壹、研究缘起 自由软体(Free Software)运动是目前电脑软体及相关产业相当热门的议 题,一般认为最早可溯及至史托曼(Richard M. Stallman)於西元

1984 年所设立 之自由软体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对於当时电脑程式厂商限 制电脑程式原始码公开的趋势,希望能够寻找有志之士共同推动软体自由分 享、研究之概念.知名的自由软体授权模式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 GPL)即为自由软体基金会的重要成就.至於现今最著名的自由软体程 式― Linux 及其相关程式,则是西元

1991 年由芬兰的大学生托瓦兹(Linus Torvalds)撰写出系统核心程式,并采用 GNU GPL 开放予公众自由重制、散布、修改,由全世界许许多多投入 Linux 的程式设计师、企业逐步累积而成. GNU GPL 以外另一个知名的自由软体授权模式,则是 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授权架构,BSD 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在协助 AT&

T公司开发、完善 Unix 系统时,所另行释出的自由软体版本,其后因授 权条款及开发社群著重方向的不同,衍生出像 Free BSD、NetBSD、OpenBSD 等不同的计画 .BSD 授权架构可说是自由软体中较为宽 ,接近公共财(Public Domain)概念的一种授权模式.此外,源自於自由软体所传达电脑程式原始码 开放的概念,亦有开放原始码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的成立,参与 人士认为采用 Free Software 容易引发企业及使用者的误解,不利於开放原始 码运动的推广.但广义来看,这类在软体产业逐渐走向封闭原始码的趋势中, 促使程式原始码开放的运作,皆可泛称为自由 开放原始码软体运动,但各 别组织仍就其理念所衍生之概念有不同定义. 由於自由软体运动主要是对於电脑软体厂商对於电脑程式原始码的管制 日趋严格的一种反向(或可称为回复电脑程式在发展之初彼此交换共享)的 思考,自然也对於电脑软体厂商利用智慧财产权法制保护其电脑程式有极强 烈的反感,著作权法制更是其中最常被批评的对象.例如:自由软体基金会 所提出的反著作权(copyleft)1 的概念,其影响力更由电脑软体扩及至其他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