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8-02-14

遇天气多雨,对平地、低洼地,需 及时排除积水. 5.2 套种 幼林第1 年和第2 年可套种豆类、绿肥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 5.3 松土除草 一年除草两次,6月~7月、9月~10月各一次,铲除杂草铺于竹林地或翻埋土中. 5.4 施肥 一年施肥两次,穴施,3月、6月~7月各施一次.第1 年3月施复合肥5 kg/667 m

2 ~10 kg/667 m

2 , 6月~7月施复合肥7.5 kg/667 m

2 ~15 kg/667 m

2 ;

第2 年、第3 年施肥量根据出笋数量适量增加.复合 肥(N+P2O5+K2O)含量≥45%. 5.5 新竹留养 按照 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密留稀,能留则留 的要求留养新竹,及时挖除弱笋、小笋及退笋. 5.6 竹林保护 新竹做好钩梢、防风、防雪、防火、防病虫害、防牲畜等措施,确保竹林快速郁闭成林.

6 成林培育 6.1 施肥 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数量和方法按表1进行.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 表1 黄甜竹施肥汇总表 项目 时间 肥料种类 施肥量(K/667 m

2 ) 施肥方法 催笋肥

2 月~3 月 尿素 20~30 开沟施肥或挖穴施肥 行鞭肥

6 月~7 月 复合肥 50~60 开沟施肥或挖穴施肥 DB33/T 2027―2017

4 表1黄甜竹施肥汇总表(续) 项目 时间 肥料种类 施肥量(K/667 m

2 ) 施肥方法 催芽肥

8 月~9 月 有机肥和复合肥 有机肥 30~40,复合肥 10~20 开沟施肥 6.2 水分管理 多雨天气遇林地积水,要及时排水;

干旱天气,及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湿度. 6.3 采笋 在笋尖出土15 cm~25 cm时,用笋锄或笋撬翻开泥土,从笋基部切断,整株挖起,注意不伤及竹鞭, 挖后覆土. 6.4 新竹留养 在出笋高峰后期留养新竹,每年留养新竹180 株/667 m

2 ~240 株/667 m

2 .留养的新竹要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分布均匀. 6.5 伐竹 每年6月~7月,新竹长好后,伐去5 年生以上老竹和部分4 年生竹,每年伐竹150 株/667 m

2 ~240 株/667 m

2 . 立竹密度保持600 株/667 m

2 ~800 株/667 m

2 , 立竹年龄结构1 年生~3 年生竹数量各占30%,

4 年生竹占10%. 6.6 钩梢 每年6月~7月,新竹展枝放叶后钩去竹梢,留枝8 盘~12 盘. 6.7 松土除草 每年6月~7月,深翻林地,深度为15 cm~25 cm,挖除竹伐蔸、老鞭.9月~10月,铲除杂草翻埋 土中.

7 病虫害防治 7.1 营林防治 保护竹林生态环境及天敌资源,及时清除竹林中受害的竹笋、枝、叶、竿和老弱残次竹,减少林内 病虫害传播源. 7.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味等习性,采用灯光、性或食物源引诱剂等诱杀害虫.利用害虫的潜伏、固着 为害等习性,进行人工清除病虫害. 7.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7.4 化学防治 DB33/T 2027―2017

5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使用应按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执行. 7.5 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 黄甜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黄甜竹笋用林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B. DB33/T 2027―2017

6 A A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甜竹笋用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表A.1. 表A.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 防治指标 防治方法 竹疹病 发病率≥5%

1、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合理密度,增强抗病力.

2、在4月~5 月,用30%稻病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 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600 倍液喷雾,1 周1次, 连喷

3 次. 竹煤污病 发病率≥5%

1、合理竹林密度,增强林内通风透光,降低温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