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7-12-11
附件三: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标准编制组 2009.

05

1 标准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标准编制组成员:袁盈,纪亮,李刚 下达项目计划文件: 国家环保总局 《关于开展

200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 的通知》 (环办函[2007]544 号) 项目统一编号:344 目录1项目背景.1 1.1 任务来源.1 1.2 工作过程.1

2 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发展

1 2.1 医疗废物转运车出现的背景.1 2.2 医疗废物转运车的生产

2 2.3 医疗废物转运车的使用

3 3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6 3.1 医疗废物的运输需要严格的规范.6 3.2 管理上急需本标准.6 3.3 原标准已过期

6 4 原标准实施状况.7 4.1 原标准的作用

7 4.2 原标准实施中发现的问题.8

5 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8

6 主要修订内容

11 6.1 修改标准结构

11 6.2 修改冷藏性能

11 6.3 更改车型尺寸设计要求

12 6.4 增加检验规则

12 6.5 修改防渗和排出性能检测方法

14 6.6 增加二次隔离门

14 6.7 明确标志尺寸及位置.14

1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下达

2006 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经费的通 知》 (国质检财函[2006]909 号)和《关于下达

2007 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 目经费的通知》 (国质检财函[2007]971 号) ,原国家环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下达 了修订 GB19217-2003《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的计划任务,项目统一编号: 344,下达计划文件为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

200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 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 (环办函[2007]544 号) . 标准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2 工作过程? 任务下达后,标准所按照工作需要及时组成了标准编制组,并根据实际情况 初步确定了修订该标准的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编制组调研了原标准的实施情 况、 国内医疗废物转运车的生产使用情况、 国内医疗废物转运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收集了国内医疗废物转运车相关法规标准的有关资料, 并向医疗废物转运车生产 厂家和使用单位等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了咨询. 根据我国医疗废物转运工作的具体需求、原标准实施情况、以及医疗废物转 运车生产使用情况,提出对《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GB 19217-2003)的具 体修改建议,并对修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编制组于

2009 年05 月完成了 标准征求意见稿.

2 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发展 2.1 医疗废物转运车出现的背景?

2 2003 年,我国爆发非典疫情,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医疗机构成为对 抗非典的第一战场. 非典通过飞沫即可传播, 感染性非常强. 同时, 大量的病患, 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废物,对于这种可能携带传染性非常高的病菌的医疗废物,运 输以及处理过程都必须进行严密的防护,防止病菌的扩散. 当时,我国对医疗废物的处置处于长期重视不够的状态,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严重滞后,医疗废物流失严重,大量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不规范,没有实现分类收集,没有专用包装物和容器,没有专用运输车 辆,运输中的污染现象不能完全避免,尤其处于非典时期,危害就更加明显,保 障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形势十分严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应对非典的需求,急需对医疗废物运输车辆进行规 范,保障运输安全.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紧急下达了制定《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 要求》标准的任务,经过编制组紧张的编制工作,2003 年5月,原国家环保总 局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GB 19217-2003《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 要求(试行) 》 .该标准对医疗废物转运车的具体性能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提 出了车厢密封性、底部防渗性,以及车厢内表面防腐蚀性等环保技术要求. 该标准颁布后,即立刻成为各地在抗击非典中进行医疗废物转运车招标采购 的依据. 2.2 医疗废物转运车的生产? 2.2.1 医疗废物转运车生产现状 通过对生产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医疗废物转运车均为改装车,主要就是生产 厂在已定型汽车底盘或厢式货车的基础上,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适当改装,根 据医疗废物运输的特点,以及环保的特殊要求,增加车辆的耐腐蚀性、密封性等 安全防护性能. 通过对生产厂的调研了解到,2003 年是医疗废物转运车生产量最高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十家主要的医疗废物转运车生产厂,其产量大都集中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