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2017-12-03

3 感 染试 验 将带毒 亲虾 ( 一3

0 ℃ 下保 存) 切碎, 按对虾 体重的

1 0 %投喂 不带毒 幼虾 ( 体长

3 5 ~4

8 e m) , 这些 幼虾 为室内隔离培养 的无 毒亲虾 的子代, 并经 抽样 拉测 不带 有球 状病毒.投喂2d后 将感 染病 毒的幼 虾分 为二组 , 每组

2 0尾. ・ 组 投喂 过量的人工饵料 使养殖 条 件恶化 ( C O D>

1

5 mg / mL ) 促使 埘 虾发病 . 另一组按 正常 管理.作为对照 Ⅱ.

4 电 子显 德技 术 卵和幼虫整 体、 成虾取组 织切成 I mm 左右的小块后投 凡25%戊二 醛藩渣 作预 固定.1 %饿酸 溶藏 后 固定 Ii , 梯度 乙醇脱水 , E p o n

8 1 2包埋 . 用LKB―V 型超薄切 片机切 片, 切 片厚度约

5 0 0A左右, 经 拧糠 酸铅 、 醋 酸铀双染色 , 日立 H一7

0 0 0型透射 电子 显徽 镜观 察、 拍照. 结果和讨论

1 对带毒亲虾 的中肠 、 卵巢和其所产子代进行切片, 电镜 观察可在细胞 中找到球状病毒粒子 , 大小为

8 0 n m左右, 该病 毒粒子中央电子密度较低 , 陈棣华等认为是 染色过程中时间掌握不同 的缘故 J .在亲虾中肠组织中可观察到成片散在肌浆 网的病毒粒子( 图1).在亲虾卵巢 中除 可找到散在的病毒粒子外( 图2),还可在卵母细胞 中观察到正在形成的病毒粒子( 见图

3 ) .图 4为在囊 胚期 病 毒感 染的 细胞 , 可见在 核 内形成 的病 毒发 生基 质和正在装 配的病毒粒子 , 并可在细胞质中看到片层状 的微纤维结构, 以及线粒体肿胀, 嵴崩解等病理变化.在带毒亲虾 的子 代幼虾中肠组织也可找到聚集的球状病 毒( 图5).球状病毒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严重的病理 变化, 从图

1 、 图 2可见中肠组织中该病毒大多散在肌浆 网中, 病理变化表现为肌浆 阿水肿和 肌原纤 维 的轻微 变形.病情 严重 可使 线粒 体发生肿胀 、 嵴倒塌,内质 阿增 多、呈泡状 .该病毒散在于 细胞 质中已有许 多报道 J . 但病 毒是 否感 染细 胞核 则未 见报 道 .从 图

3、图4中 可见细咆核也受该病毒的侵染, 病毒感染的细胞核核膜肿胀, 严重时核膜 消失, 核内形成 电子 密度 较高的病毒 发生基 质,并可看 到正 在形 成 的病毒 粒子 . 亲虾体 内这种球状病 毒粒子与

1 9

9 4年和

1 9

9 5年青岛地区发病虾池检出的球状病毒在形 态大小、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病理变化十分相似 ( 未发表 ) .人工感染实验 ( 见表

1 ) 表 明这种病 毒 可通过 口进 行 水平 传播 . 人工感 染后,在环境 条件 恶化 的胁迫 状态下对 虾3~4 d后开始发 病. 出现空胃、 活动能力减弱、 背部常常 弓起、 肌肉混浊等症状 .1

0 d实验 结束时, 试验组死亡 率为

6 7 %, 无病毒对照组 I为15%. 感染病毒后按常规管理的对照组 Ⅱ为25%.对发病虾进 行电镜切片观察, 可见到许多直径为

8 0 D i r t 左右的球状病毒颗粒.证 明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 本研究观察的病毒 与陈榱华

1 9

9 4年报道 了在河北省乐 亭养 殖中国对虾 中检 出一种球状病 毒 J , 从病毒 的形态结构 、 病症病理等特征看都很相似.

2 室内饲养的带毒虾的生长情况表明( 见表

2 ) , 感 染球状病 毒的亲虾 在适宜的条件下可正常 生长、 发育并产卵, 卵子孵化率和幼虾成活率低于正常健康虾.带毒亲虾产 的幼虾生长稍微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