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2017-10-16

三、主要任务

(一)关键技术创新计划

1、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面向湖南重点产业布局,依托国防科 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及各类科研平台,突破新一代人 工智能关键技术.以算法为核心,数据和硬件为基础,全面提升 感知识别、知识推理、智能计算、认知理解、协同控制与操作、 人机交互等能力,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重点研 发面向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垂直细分行 业的数据智能化标签与标注、深度学习模型框架与算法、知识学 ―

5 ― 习与计算引擎、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复杂场景感知与认 知、跨媒体分析与推理、自主精准感知与操控、工业互联数据驱 动与知识引导、软硬件一体化人机协同等关键技术.

2、核心部件与系统研发.充分发挥湖南在超级计算机、特种 传感器、CPU、GPU 等高端通用芯片、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等领域 的特色优势,按照智能传感、智能芯片、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生 态系统四个层次进行重点布局.支持开展激光陀螺、惯导系统、 雷达、可见光、超声、红外等传感器的智能化和微型化研究,发 展智能传感产业;

突破人工智能专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制 造技术,研制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图像处理芯片、语音处理芯 片等,促进高端智能芯片发展;

发挥湖南信息安全产业优势,打 造基于自主软硬件的智能工业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智 能机器人操作系统;

支持开发支持多种异构硬件和算法软件的人 工智能开源开放基础平台,建立激励创新、有机集成、开放兼容、 快速应用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二)智能产品创新计划

1、 智能运载工具. 发挥湖南在智能运载重点领域的先发优势, 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研发车载多维感知与信息融合、智能化集 成功率模块及组件、高等级自动驾驶、确定性实时以太网列车通 信、健康管理及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发展智能轨道交通、智慧 ―

6 ― 公交、智能重卡、无人配送车等智能产品并探索示范应用与商业 模式.强化湖南高校创新资源转化能力,突破智能避障、自动巡 航、数据传输、链路控制、监控管理、协同控制系统等无人产品 关键技术,研发军用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消费类无人机和无 人船(艇) .支持湘江集团、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中车时代电 动、国防科大无人系统研究所、中国航发动力机械研究所、亚光 科技(太阳鸟) 、湖南湘船重工、基石信息、鲲鹏智汇等研发自主 智能运载系统技术产品.

2、智能工程机械.着眼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研发工程 机械行业需求的集成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远程故障监控与维 护等高精度传感器及智能控制软硬件系统,突破面向特定应用场 景的复杂环境感知、无人驾驶控制、多类型作业设备协同控制、 高精度定位与姿态控制、智能化调度、远程运维、智能采运等技 术,发展智能化的无人驾驶挖掘机、高空作业机械、环卫作业机 械、矿用自卸车、隧道施工装备、关键零部件等产品.支持中联 重科、三一重工、中车时代电气、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实施 产品4.0 工程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