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2017-09-26

6 部16 卷,明正统《道藏》收入

11 种.主要注本有唐代的《周 易参同契无名氏注》,五代后蜀彭晓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宋朱熹 《周 易参同契考异》、宋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 等.《参同契》在宋代即有刻本流传.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朝嘉靖年间赵府 味经堂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魏伯阳,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生卒年不详,东汉桓帝时(公元147―167 年)在世,炼丹家.他所著的《周易参同契》分上、中、下3篇及《鼎器歌》1 首,共约

6000 余字.由于此书 词韵皆古,奥雅难通 (朱 熹语),历来对它的基本内容的理解存在着分歧.近年研究趋向于承认,书 中内、外丹内容并存,其中除了总结性的理论外,以外丹为主,内丹为辅. 王明认为 《参同契》之中心理论只是修炼金丹而已 .他在《〈周易参同 契〉考证》一文中说: 魏伯阳不特无内丹及房中之论,且斥彼二者为左道 旁门,乖违自然之理 .现在治化学史者也多持王明的这种看法. 在实践方面,《参同契》的核心内容是炼制 还丹 .其炼制过程共分

3 变,第1变是将

15 份铅与

6 份汞混合,用炭火加热, 须臾间 便生成铅 汞齐(称为黄舆);

第2变是继续长时间加热铅汞齐,汞基本上完全被蒸发 掉,铅则被氧化而生成 灰土 状的铅丹(称为黄芽);

第3变是将第

2 变 的产物 黄芽 与9份汞混合并捣研均匀,置鼎器中, 固塞其际会 ,然 后先以文火后以武火加热.铅丹在 500℃以上即分解放出氧气,汞与氧化合 生成红色的氧化汞,凝结在丹鼎的上部,这样就炼成了还丹(HgO). 《参同契》中提到的炼丹药物有:铅、汞、金、铜、硫黄、丹砂、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