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2017-09-06

2 0厘米, 很精美. 他向记者讲解起具体做法: 先 是观察画报上楼盘的结构, 而后按比例进 行缩放, 肢解成几个部分,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就是具体粘结搭建, 先把楼房主体支 架做好, 再雕刻窗户、 木门、 立柱等;

有些 碉堡还有塔顶、 烟筒等, 这些小装饰都要 认真粘上去.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涂漆上 色. 作品大小不同, 工艺不同, 花费的时间 也不同, 有的要长达

3 个月. 要细心, 还 得有耐心, 更要有兴趣! 老人的工具箱里配备有各式家什, 刨子、 凿子、 大小锯、 锉子、 刻刀、 刷子等等, 这些不只木匠需要,木雕爱好者也常用 到.老人的木制工艺品既是木匠活, 也是 木雕活, 二者合二为一才造就出了如此精 美的工艺品. 年轻亲手造家具 手巧心灵 除了各国风情建筑,中国古战车、 老 爷车、 相片架、 灯塔、 椅子等木制工艺品同 样巧夺天工.记者注意到, 老人家客厅里 的鱼缸并没有水,却放着一组亭台楼榭. 高约

1 0厘米的亭子里放着

2 厘米大小的 圆桌和四个柱形板凳, 木亭连着一个拱桥 和三组栈桥, 制作非常精细. 老人说, 前几 年鱼缸不好用了, 他就特意做了这组小建 筑放进去, 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 把个小 鱼缸装扮成了一件艺术品. 老人并不是木匠,年轻时忙于工厂上 班, 退休后怎么会有如此技巧呢? 手巧! 孙文忠的女儿说: 看到 什么东西后就能制作出 来, 年轻时就这样. 在 客厅里,记者还发现悬 挂着的十字绣同样光彩 夺目,这些也是老人亲 手绣的,退休以来已经 绣出

1 0 余幅. 孙女士回忆,小时候还住平房时, 家 里并不富裕, 家里的桌椅板凳等全部家具 都是由父亲亲手打造的.不用花钱买, 省 去了不少开销,还能做出家人喜欢的家 具.现在老人退休了, 家里早就不愁买家 具的钱了, 空闲时间也多了, 他又做起了 木制家具工艺品.孙女士说, 父亲的爱好 很广泛, 小时候, 母亲的衣服, 大都是父亲 裁剪的. 并不是专门学习的, 父亲先看 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自己就能做出, 老 爸爱动脑, 动手能力超强. 五年作品百余件 乐在其中 退休了, 手头总得有点事做, 这是很 多退休老人的心愿.孙文忠说, 他身边有 的老人喜欢打麻将,一坐就是五六个小 时, 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他并不喜欢那 种退休生活.退休后一次翻看画报时, 看 到各国建筑风格各异, 他就想着如果用木 头做出来, 岂不很好看? !就这样, 老人喜 欢上了制作木制工艺品.每天买菜、 收拾 家务之后的空余时间, 他就拿起工具和木 料到阳台上 工作 . 从 小板凳 到 小洋楼 ,

5 年了, 他的 作品已有百余件, 其中大部分都送给亲朋好 友了.令老人欣慰的是, 子女们也很喜欢他 做的小木艺, 老人也乐意为孩子们做点小东 西. 前些年女儿搬新房时, 老人 琢磨一番后, 花费近一个月时 间做 成一个毛笔架和笔 筒, 送给女儿女婿. 制作木制工艺品, 先构思, 后动手, 这样既锻炼了大脑, 又舒活了筋骨, 老人享 受着这份手脑并用的快乐. 退休这些年, 他 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独享属于自己的那份 快乐天空. 现在退休了, 做这个就是一个 乐呵! 老人笑着说. 根雕木雕 是常见的木制工艺品 一根树 枝或木板或许并不起眼但在退休老人孙文 忠手里则成了宝贝 打磨雕刻搭建一道道工序下来 后各式木质工艺品便赫然呈现小椅子小木亭小风车 小洋楼个个制作精细令人称奇 奇! 老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