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7-03-22
―― ―本报回访 1号文件到农家 2004年中央1号文件 关键词:增收 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 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

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 村问题作为中央1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促进农民增收,这一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 确提出: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调整 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 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 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4年之前,粮食生产已连续滑坡.落实200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我省开始实施 种粮直补、 良种补贴、 保护价敞开收购粮 食.农民津津乐道的 种粮有补贴 ,就始于 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这一年,我省粮食生产扭转下滑趋势,夺得大丰收. 正是中央1号文件出台 多予、 少取、放活 的方针,这一年,我省农业税率降低3个百 分点. (

本报记者 李伟锋 柳德新 整理)

本报记者 柳德新 李伟锋 通讯员 张湘华 柳青 农田成方、 水渠成网、 村道硬化、 路灯 成行……伴随着连续10个中央1号文件, 湘阴 县鹤龙湖镇兴隆村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 农村. 2004年2月,本报在 走进乡村 关注三农 大型采访中,派出记者来到湘阴县浩河口镇 ( 现 已改为鹤龙湖镇)兴隆村,向村民宣传2004年中 央1号文件,并以 《 春天乡亲们的诺言》为题予以 报道: 中央出台关于增加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生 产补贴的政策,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村主任沈 柏林对来年增收心里更加有数…… 当年的村主任沈柏林,如今村支书、村主 任一肩挑.2月21日下午,乡村仍然洋溢着春节 的喜庆气息,记者来到兴隆村2010年新建的村 部办公楼,沈柏林早已等候在此.他介绍,这几 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兴隆村先后实施土地 整理、环洞庭湖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 农田由 小丘变大丘,水渠由 '

肠梗阻'

变'

自流水'

,道 路也由烂泥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 在4组, 200亩农田去年底刚刚进行土地整理,新增6亩 耕地. 种田有没有奔头?沈柏林说,有中央政策 的支持,种田有奔头.种优质稻,用新技术,双 季亩产可达1000公斤, 种田还有各种补贴,每 亩一年纯收入近1000元.2010年,他们试种高 档优质稻 Y35 ,由农业部门测土配方施肥,全 面推广频振式诱蛾灯.由于不打农药,所产稻 谷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50公斤稻谷收购价 240元, 每亩一年纯收入达2000元. 他记得, 2003年,谷贱伤农,还要交农业税,种田基本上 赚不到钱,搞不好甚至要亏本. 农业增收,不仅靠种田,而且靠加工.村里 办了1个大米加工厂和2个菜籽油加工厂,年加 工大米4000吨、菜籽油40吨,不仅全部消化本 村生产的粮油,还要向外收购.为此,兴隆村牵 头成立兴科米业原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邻 近4个村, 连片开展1万亩高档优质稻种植,由 兴科米业订单收购加工.高档优质稻 Y35 加 工成 兴科 牌大米后,每公斤最高卖到了14 元.沈柏林算了一笔账,依托粮油加工,全村一 年增收近200万元. 增收的潜力无处不在. 在主干渠两边,隔 几米就立着一个水泥柱子.沈柏林说,这是才 搞的葡萄架,3月份就要移栽葡萄苗,由村集体 投资、沿线农户受益. 别小看了主干渠两边的 这些葡萄架,有54亩面积呢. 心头有干劲,田里能掘金! 沈柏林介绍, 2012年, 兴隆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400元, 说实话,这个数字还有点保守. 特别关注 ・ 综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