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7-03-21
乡村振兴工作队在行动 本省新闻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值班主任:蔡潇 主编:郭景水 美编:陈海冰 A02 综合 为精准打击各种黑恶势力, 中央扫黑除 恶第

18 督导组

4 月7日起进驻海南, 现向全 省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邮政信箱, 欢迎广大 干部群众踊跃举报.

举报时间: 4月7日至5月7日 每天8: 00-20: 00;

举报

电话: 0898-

65360851、

65363891、 65391195;

邮政信箱: 海口市A011号邮政信箱 关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 关注 五一 小长假

本报记者 周月光 特约记者 李珂 儋州市大成镇新风村, 虽然已经 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但兴业致富的 脚步并没有停下.近日, 海南日报 记者走进村庄, 看到在乡村振兴工 作队的帮助下, 村里一产二产三产 齐头并进. 我刚拿到第一个月工资

3000 元. 郑倩是新风村农民, 她家去年底 刚脱贫, 经过一个多月培训, 今年3月16 日她进入村西边刚投产的编织袋 加工厂, 每天工作8小时, 虽然有点儿 不习惯, 但她很满意: 在家门口上班, 不仅能照顾孩子, 还能挣工资, 这样的 好事以前我根本没想过. 新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羊杰 灵说, 新风村西边的这片地约9亩, 以 前是荒地, 为让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工 作队帮助引进一家编织袋企业, 以土 地租赁的方式, 办起加工厂, 为附近 70多名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村民不出 村就能在家门口就业. 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 虽然当天 气温比较高, 但车间农民工人干活都 很卖力.郑倩说, 大家都特别珍惜家 门口的工作机会, 每个人都很努力. 新风村委会办公楼后面, 有一个 竹狸养殖基地, 新风村42岁的农民周 艳和她爱人在这里打工, 夫妻俩每月 收入近6000元. 你们俩都在这里打工, 家里庄稼 谁来种? 家里一亩水田、 一亩旱地, 还有 100多株橡胶, 一年忙到头, 收入也不 到1万元, 不如这里打工两个月. 周 艳说, 家里地都给亲戚种了.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 竹狸养殖 基地是工作队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在省 有关部门帮助下带领新风村创办的, 虽然只提供

6 个就业岗位, 但年底能 够给97户农民分红. 在新风村东边有片田洋, 由于地 势低洼, 只能种水稻解决吃饭问题, 无法让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初, 儋州 市投入资金对田洋进行整治, 改善排 水系统, 工作队引进有产品有技术有 销路的企业, 以单季每亩

300 元价格 成片租下规模种植毛豆. 毛豆采收 刚刚结束, 农民不仅有租金收入, 帮 助企业种植、 采收也有务工收入. 羊 杰灵说. 在新风村东头建有一排样式新 颖的建筑.这是工作队引进的一家 企业兴建的民宿旅馆, 未来新风村要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村干部李冠 先说,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村民都 很支持, 为扩大民宿旅馆规模, 经过 村民一事一议, 大家同意再拿出

32 亩闲置地, 以每亩每年

5000 元出租 给企业20年, 做大乡村休闲旅游业. 羊杰灵说, 乡村振兴, 产业是关 键, 快速增加农民收入, 仅靠传统农业 是没有希望的, 因此, 工作队在深入调 研基础上, 充分利用新风村现有资源, 拓宽思路, 积极谋划从一二三产业着 手, 引导新风村兴业致富, 为村民稳定 增收打好基础. (本报那大5月3日电) 儋州大成镇新风村一二三产齐头并进 撂荒地上开工厂 村民成了 上班族

本报记者 梁君穷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