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7-02-16

174 121 1.苏州港 86.9 83.7 55.0 55.0 66% 31.9 28.7 2.南京港 67.0 54.0 50.9 41.4 77% 16.1 12.6 3.连云港港 89.0 89.0 28.8 28.8 32% 60.2 60.2 4.南通港 204.0 120.0 95.2 55.7 46% 108.8 64.3 其中:沿海 104.2 70.8 28.3 21.8 31% 75.9 49.0 沿江 99.8 49.2 66.9 33.9 69% 32.9 15.3 5.镇江港 101.5 70.9 41.6 32.1 45% 59.9 38.8 6.扬州港 46.2 42.4 39.5 35.7 84% 6.7 6.7 7.泰州港 71.1 56.3 51.4 41.3 73% 19.7 15.0 8.常州港 8.5 4.0 4.3 2.7 68% 4.2 1.3 9.无锡(江阴)港23.4 23.4 20.8 20.8 89% 2.6 2.6 10.盐城港 121.1 64.4 24.8 13.2 20% 96.3 51.2 注:1q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视港口发展需要,在各市港口总体规划修编中可进一 步优化;

2q南京港不含仪征港区岸线.

(三)分层次港口布局规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 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规划我省港口形成 以连云港港、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为主要港口,扬―10 ― 州港、无锡(江阴)港、泰州港、常州港、盐城港为地区性重要 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

(四)主要货种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规划. 1.集装箱. 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码头布局规划为 干线-支线 两个层次.苏州港为集装箱干线港,重点发展太仓港区,以 外贸集装箱干线、内贸运输为主.其他港口为支线港,其中连云 港港作为沿陇海线地区集装箱运输的主要口岸, 加快发展成为集 装箱运输的干线港;

南京港以发展近洋、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 内贸集装箱运输以就近直达为主. 沿江港口集装箱运输近期 形成水水中转的 干线-支线 运输网络,其他港口可形成部分 集装箱向南京港、苏州港中转的运输体系. 2.外贸进口铁矿石. 沿江港口主要为我省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冶金企业提供运输 服务. 苏州港太仓港区、 南通港布局20万吨级减载矿石船专业化 接卸码头;

泰州港、 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布局10万吨级及以上矿石 接卸码头, 接卸10万吨级外海直达运输船舶, 主要服务本地区钢 铁企业为主;

镇江港、南京港以二程船接卸转运码头为主,布局 7万吨级以下矿石接卸码头. 连云港港是沿陇海线外贸进口铁矿石的重要口岸,布局20 万吨级以上专业化矿石接卸码头. 3.煤炭. ―

11 ― 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布局, 充分挖掘既有煤炭专业化 码头能力,在苏州港、南通港、泰州港、镇江港布局专业化接卸 中转码头, 以服务我省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煤炭中转运输为主. 逐 步调整通用码头装卸煤炭作业, 适应能力供给减量趋势;

苏州港、 南通港等布局15-20万吨级减载泊位;

泰州港等布局10万吨级泊 位为主;

镇江港、南京港等布局7万吨级及以下泊位为主. 连云港港根据煤炭下水需求情况适时改造和调整装船泊位;

结合煤炭需求变化,布局专业化煤炭接卸泊位.南通港、盐城港 煤炭运输以直达运输为主,根据需求配套布局5-15万吨级专业 化泊位.南通港通州湾港区预留布局煤炭专业化码头发展空间. 4.油气化工品. (1)原油. 随着日照-仪征原油运输管道的建成投产, 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形成由宁波-舟山港、 日照港大型原油码 头接卸,经甬沪宁、仪长、日仪输油管道向上海、南京、长岭等 长江三角洲沿海和长江沿线地区转运为主的格局. 根据高凝点原 油的运输需求及考虑运输安全性、 灵活性等因素, 保留一定的水 水中转能力, 扬州港作为管-水转运港保留部分海进江原油中转 功能. 根据石化产业发展需要, 规划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配套布局 原油码头. (2)成品油、化工品. 我省成品油、化工品码头布局遵循严控增量、降低总量、调―12 ― 优存量的原则. 沿江地区油品、 化工品码头建设应依托化工园区相对集中布 局,以服务后方化工企业公用运输为主.既有油品、化工码头应 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 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要求,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危化品 码头,加强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逐步实施功能调整. 沿海地区油品、 化工品码头建设应根据石化产业和地方经济 发展需要,规模化集中布局,提高码头保障能力,并依规完善安 全环保设施. (3)LNG(液化天然气). 随着国际能源结构调整,LNG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将更加普 遍,未来LNG能源将成为江苏省能源原料供应的重要保障. 我省LNG运输系统布局以沿海为主,在未明确LNG船舶进 江通航安全的前提下,近期沿江地区通过管道、槽车运输LNG. 沿海港口LNG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