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2016-10-17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规定 (试行)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2018 年8月I目录1总则.

1 1.1 目的.1 1.2 适用范围.1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1 1.4 其他.2

2 术语及定义.3 2.1 土壤侵蚀地块.3 2.2 国家级水土流失监测区域.3 2.3 省级水土流失监测区域.3

3 基本规定.5 3.1 动态监测工作流程.5 3.2 动态监测内容与指标.5 3.3 监测方法的基本要求.5 3.4 资料准备.5 3.5 遥感影像选择与预处理.7 3.6 专题图及其比例尺.8 3.7 遥感影像和专题图的坐标及投影方式.8

4 遥感解译与信息提取.9 4.1 解译标志建立.9 4.2 信息提取.9 4.3 野外验证.10

5 水力侵蚀定量计算与分析.11 5.1 土壤侵蚀因子及模数计算.11 5.2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和水土流失面积统计.14 5.3 水土流失面积综合分析计算.14 5.4 土壤侵蚀地块水土流失评价.15 5.5 水土流失消长分析.15

6 风力侵蚀定量计算与分析.16 6.1 土壤侵蚀因子及模数计算.16 6.2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22 6.3 水土流失面积综合分析计算.22 6.4 水土流失消长分析.22

7 冻融侵蚀强度评价与分析.23 7.1 冻融侵蚀评价范围确定.23 7.2 冻融侵蚀强度评价.24 7.3 水土流失面积综合分析计算.27 7.4 水土流失消长分析.27 II

8 监测结果汇总与成果管理.28 8.1 监测成果审查论证.28 8.2 结果汇总统计.28 8.3 成果及其形式.29 8.4 成果管理.30 附录

1 日降水量登记表.32 附录

2 风速风向登记表.34 附录

3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记录表.36 附录 3-1 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记录表.36 附录 3-2 水土保持措施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记录表.37 附录

4 土地利用分类.38 附录

5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和全国轮作区名称及代码.40 附录 5-1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40 附录 5-2 全国轮作区名称及代码(含T因子赋值)43 附录

6 土壤侵蚀地块属性表.44 附录 6-1 土壤侵蚀地块矢量图字段属性表.44 附录 6-2 点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矢量图字段属性表.46 附录 6-3 线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矢量图字段属性表.47 附录

7 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 B 计算.48 附录

8 监测成果整(汇)编内容与要求.52 附录

9 提交成果及要求.65 附录 9-1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报告提纲.65 附录 9-2 省级及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的遥感监测成果专题图及统计表格式.67 参考书目.75

1 1 总则 1.1 目的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 (水保〔2017〕36 号)、 《全 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 年)》(水保〔2018〕35 号)、《水利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办水保〔2017〕160 号)、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18〕77 号), 规范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保证监测成果质量,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在使用时,也可根据需 要,在本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内容、细化技术方法.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定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SL 444―2009)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 665―2014)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 467―2014) 《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 461―2009)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 592―2012)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 73.6―2015)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