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9-07-30
附件

4 火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Guideline on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I 目录前言.

I

1 总则.1 1.1 适用范围.1 1.2 术语和定义.1 1.2.1 标准状态.1 1.2.2 火电厂.1 1.2.3 可行技术.1 1.2.4 最佳可行技术.1 1.2.5 颗粒物.1 1.2.6 含氧量.1 1.2.7 超低排放.2

2 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

2 2.1 燃用固体燃料的火电厂.2 2.1.1 生产工艺.2 2.1.2 产污环节.2 2.1.3 污染物排放.3 2.1.3.1 大气污染物排放.3 2.1.3.2 水污染物排放.3 2.1.3.3 固体废物.4 2.1.3.4 噪声排放.4 2.2 燃用气体燃料的火电厂.4 2.3 燃用液体燃料的火电厂.5

3 工艺过程污染防治技术.5 3.1 煤炭装卸、贮存与输送环节的防尘技术

5 3.1.1 煤炭装卸环节防尘技术.5 3.1.2 封闭式煤场防尘技术.6 3.1.3 防风抑尘网防尘技术.6 3.1.4 输煤系统防尘技术.6 3.1.5 煤炭装卸、储存与输送过程扬尘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6 3.2 脱硫剂装卸、贮存与输送环节的防尘技术

6 3.2.1 石灰或石灰石粉的贮存防尘技术.6 3.2.2 脱硫剂储存与输送过程扬尘污染防治的可行技术

6 II 3.3 灰场扬尘防治技术.7 3.4 液氨、氨水的装卸、贮存与输送环节相关规定及防泄漏技术

7 3.5 节水技术.7 3.5.1 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技术.7 3.5.2 气力除灰和干除渣节水技术.8 3.5.3 空冷系统节水技术.8 3.5.4 烟气除水技术.8 3.5.4.1 烟气冷却除水技术.8 3.5.4.2 声波团聚除水除尘技术.8 3.5.5 城市污水回用技术.9 3.5.6 矿井疏干水回用技术.9 3.5.7 海水淡化回用技术.9 4. 烟气污染防治技术.9 4.1 烟气除尘技术

9 4.1.1 电除尘技术.9 4.1.1.1 技术原理.9 4.1.1.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10 4.1.1.3 技术发展与应用.10 4.1.1.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13 4.1.2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14 4.1.2.1 技术原理.14 4.1.2.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15 4.1.2.3 技术发展与应用.16 4.1.2.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18 4.1.3 袋式除尘技术.18 4.1.3.1 技术原理.18 4.1.3.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18 4.1.3.3 技术发展与应用.19 4.1.3.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20 4.1.4 烟尘达标排放可行技术.20 4.1.5 烟尘超低排放最佳可行技术.20 4.2 烟气脱硫技术.21 4.2.1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

21 4.2.1.1 技术原理.21 4.2.1.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22 4.2.1.3 技术发展与应用.22 4.2.1.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23 III 4.2.1.5 二次污染及防治措施.24 4.2.2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24 4.2.2.1 技术原理.24 4.2.2.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25 4.2.2.3 技术发展与应用.25 4.2.2.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26 4.2.2.5 二次污染及防治措施.26 4.2.3 氨法脱硫技术.26 4.2.3.1 技术原理.26 4.2.3.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26 4.2.3.3 技术发展与应用.27 4.2.3.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27 4.2.3.5 二次污染及防治措施.27 4.2.4 海水脱硫技术.28 4.2.4.1 技术原理.28 4.2.4.2 技术特点及适用性.28 4.2.4.3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28 4.2.4.4 二次污染及防治措施.28 4.2.5 其他脱硫技术.29 4.2.5.1 活性焦脱硫技术(资源化技术)29 4.2.5.2 有机胺脱硫技术(资源化技术)29 4.2.5.3 生物脱硫技术(资源化技术)29 4.2.6 二氧化硫达标可行技术.29 4.2.7 二氧化硫超低排放最佳可行技术.31 4.3 低氮燃烧与烟气脱硝技术.32 4.3.1 低氮燃烧技术.32 4.3.1.1 技术原理.32 4.3.1.2 技术特点及适应性.33 4.3.1.3 技术发展与应用.34 4.3.1.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34 4.3.2 SCR 脱硝技术.34 4.3.2.1 技术原理.34 4.3.2.2 技术特点及适应性.35 4.3.2.3 技术发展与应用.35 4.3.2.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37 4.3.3 SNCR 脱硝技术

37 4.3.3.1 技术原理.37 4.3.3.2 技术特点及适应性.38 4.3.3.3 技术发展与应用.38 IV 4.3.3.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39 4.3.4 SNCR/SCR 联合脱硝技术.39 4.3.4.1 技术原理.39 4.3.4.2 技术特点及适应性.39 4.3.4.3 技术发展与应用.40 4.3.4.4 主要工艺参数及使用效果.40 4.3.5 氮氧化物达标可行技术与最佳可行技术.40 4.3.5.1 技术选择原则.40 4.3.5.2 达标可行技术与最佳可行技术

40 4.4 汞污染防治技术.42 4.4.1 燃烧前汞污染控制技术.42 4.4.1.1 洗煤技术.42 4.4.1.2 煤低温热解技术.42 4.4.2 燃烧中汞污染控制技术.42 4.4.3 燃烧后汞污染控制技术.42 4.4.3.1 协同控制技术.42 4.4.3.2 单项脱汞技术.42 4.4.3.3 多污染物控制技术.43 4.4.4 汞达标可行技术.43

5 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43 5.1 技术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则.43 5.2 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44 5.3 二氧化硫超低排放技术路线.45 5.3.1 超低排放需要的脱硫效率.45 5.3.2 超低排放脱硫技术路线的选择.46 5.4 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46 5.5 典型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47 5.5.1 以湿式电除尘器做为二次除尘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47 5.5.2 以湿法脱硫协同除尘做为二次除尘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48 5.5.3 以超净电袋复合除尘为基础不依赖二次除尘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48 6 水污染防治技术.49 6.1 废水处理工艺分类.49 6.2 废水分类处理技术.49 6.2.1 锅炉停炉保护和化学清洗废水(含有机清洗剂)处理

49 6.2.2 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和锅炉烟气侧等设备冲洗排水处理

49 6.2.3 化学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49 V 6.2.4 煤泥废水处理.50 6.2.5 冲灰废水处理.50 6.2.6 含油废水处理.50 6.2.7 脱硫废水处理.51 6.2.8 生活污水处理.51 6.3 废水集中处理技术.51 6.4 废水零排放技术.51 6.5 废水处理与回用最佳可行技术路线.52

7 噪声治理技术.52 7.1 燃料制备系统噪声治理技术.52 7.2 燃烧系统噪声治理技术.53 7.3 发电系统噪声治理技术.53 7.4 冷却系统噪声治理技术.54 7.5 脱硫系统噪声治理技术.55 7.6 补充说明.55 7.7 噪声控制的最佳可行技术路线.55

8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技术

55 8.1 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56 8.1.1 粉煤灰磨细加工.56 8.1.2 粉煤灰分级.56 8.1.3 利用高铝粉煤灰提炼硅铝合金.56 8.1.4 综合利用.56 8.2 脱硫渣综合利用及处置技术.56 8.2.1 脱硫石膏的应用.56 8.2.2 半干法脱硫灰渣的应用.56 8.2.3 循环流化床脱硫灰渣的应用.56 8.3 污泥处置.57 8.4 废弃脱硝催化剂处置.57 8.5 废弃滤袋.57 8.5.1 回收利用.57 8.5.2 焚烧

57 8.5.3 土地填埋.57 8.6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路线

58 i 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 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防治环境污染,完善环境保护技 术与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内容以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为依据,可作为火电厂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依据,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设计单位 以及电厂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环境 工程评估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 65t/h 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 炉;

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

单台出力 65t/h 以上燃油、燃气发电锅炉;

各种 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

单台出力 65t/h 以上采用煤矸石、生物质、油页岩、 石油焦等燃料的发电锅炉.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 火电厂. 本指南以 100MW 及以上的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为重点, 既包括烟气污染物达 标排放的可行技术,也包括实现超低排放的最佳可行技术. 1.2 术语和定义 1.2.1 标准状态 指温度为 273.15K、压力为 101325Pa 时的状态,简称 标态 .本指南涉及 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如无特别说明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为基准. 1.2.2 火电厂 燃烧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的发电厂. 1.2.3 可行技术 针对火电厂生产全过程可能产生的污染,考虑技术、经济等因素,采用在国 内火电厂得到应用的且有效、先进、可行的污染防治技术、节能和资源有效利用 技术以及二次污染防治技术. 1.2.4 最佳可行技术 在考虑环境、 能耗、 经济成本等因素下可以获得的能达到最大减排量的技术. 1.2.5 颗粒物 悬浮于排放烟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包括除尘器未能完全收集的烟 尘颗粒及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物. 1.2.6 含氧量 燃料燃烧时,烟气中含有的多余的自由氧,通常以干基容积百分数来表示.

2 1.2.7 超低排放 在基准氧含量 6%条件下,火电厂标态干烟气中颗粒物、SO

2、NOX 排放浓 度分别不高于

10、

35、50mg/m3 .

2 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 2.1 燃用固体燃料的火电厂 燃用固体燃料的火电厂,主要包括燃用煤炭、煤矸石、煤泥、油页岩、石油 焦、秸杆等燃料的电厂,我国火电厂中 90%以上的装机容量为燃煤电厂,这里以 燃煤电厂为例介绍燃用固体燃料的火电厂生产工艺、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 2.1.1 生产工艺 燃煤电厂常见生产工艺流程为:原煤运至电厂后碾磨成粉,经气力输送方式 以一定风煤比和温度将煤送进锅炉炉膛, 经化学处理后的水在锅炉内被加热成高 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高速运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燃煤电站锅炉主 要有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种,燃煤电厂常见工艺流程见图 1.汽轮机排汽 的冷却方式分为湿冷和空冷. 湿冷又可分为循环冷却和直流冷却.空冷又可以分 为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 图1燃煤电厂生产工艺及主要产污环节 2.1.2 产污环节 燃煤电厂生产过程中会向大气、水体和声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其中大气污 染是主要的环境问题,燃煤电厂主要产污环节见图1.

3 2.1.3 污染物排放 燃煤电厂污染物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 2.1.3.1 大气污染物排放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于锅炉,从烟囱高空排放,主要污染物包 括颗粒物、SO

2、NOX,此外还有重金属、未燃尽炭等物质. (1) 颗粒物 燃煤电厂通过烟囱排放的颗粒物由未被除尘器收集的烟尘及脱硝、 脱硫工艺 过程产生的次生物构成.烟尘排........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