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6-06-14

2 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将会大大降低.

2015 年11 月,甘肃陇星锑业选矿厂尾矿库溢流井破裂,导致大量尾矿浆泄漏,造成甘肃境 内太石河约

23 公里河段、甘肃和陕西境内西汉水约

125 公里河段、陕西和四川境内嘉陵江 约196 公里河段的水体锑浓度超标,影响了沿岸超过

10 万居民的生活饮水.同时还污染了 地下水和土壤,事件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6000 万元. 此次事件的教训不可谓不惨重,而实际上,由尾矿库垮坝,泄漏等导致的环境事件并不是个 案,仅2006~2012 年期间,环保部直接调度处理的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就达

52 起. 如果相关行业企业和地方环保部门能对此有更深入的借鉴, 并对相关隐患加以整治, 也许可 以避免如此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 在事件发生时的实时信息公开做的是否完善, 也是突发环境事件紧急应对的 重要内容, 此时民众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求最为迫切, 信息公开的好坏也将会对事 件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带来直接的影响. 那么这些信息公开的到底如何呢? 以下我们来一一梳理. 一. 事后及预防性信息的公开情况 绿网整理了全国

31 个省(区、市) (港澳台除外)环保部门网站的信息公开情况,并结 合相关规定,选取了一些指标进行评分:第一类指标是与突发事件直接相关的,包括事件数 量、分级、摘要、类型、公开频率的公开情况;

另一类是间接相关的指标,包括企业突发环 境事件预案编制名单、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状况、 周期性分析总结和突发环境事件演 练的信息公开情况,各个指标所占权重如图

1 所示,占比从

20 分到

5 分不等,主要按照各 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设置.此外评价总得分也结合了各地工业企业规模做了适当的修正.

3 图1信息公开评价指标评估权重 图2各省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状况评分

4 图2展示了各省直辖市信息公开的得分情况,颜色越浅,表示公开情况越好.可以看出 各省市的公开情况差异较大,最终得分在 0~59 (不及格), 60~79 (合格) ,80~100(优良)的地区分别是

13 个,13 个和

5 个,分别用由深到浅的蓝色表示. 不及格的省市达到了 40%, 占比偏高, 其中还包括了北京, 上海, 天津这样的中心城市, 而山西,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得分甚至在

10 分以下,可以认为是零 公开,亟需做出改善. 相对应的,重庆,江西,湖北,福建,四川的公开情况较好,超过了

80 分,可以给公 众和企业较为全面的信息. 图3突发环境事件评价项目分类得分 各个细项指标的平均得分如图

3 所示, 可以反映出各个指标的总体公开情况, 其中应急 演练信息公开的得分相对最高, 而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备案企业名单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等级,以及定期汇总分析信息的公开程度偏低. 总体而言, 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较好的大多是一些浅层次的信息, 而更细节信息例 如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描述,以及企业风险分级,预案编制名单等信息往往公开的并不理想. 在统计的

31 个省市中, 有14 个省市从未公布过历年突发环境事件的概况和处理情况, 还有

9 个省市甚至连最基本的事件数量都从未公布过. 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的公开情况 最差,只有

6 个省市的网站有相关信息的公布. 公开这些信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上级考核需要, 更是为了实现环境信息的共享和保证民 众的知情权,希望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能进一步统一认识,实现更充分和友好的公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