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6-05-15

2 .

3 行针和神 靳教授总结 出行针三要素 ( 候气 、 辨气和补泻) ,均需充分运用精神意识的力量的相互 作用 ,方可奏功.

2 .

3 .

1 候气 靳教授临床发现很多患者易得气 ,根 据经验 ,这些患者大多是病邪盛 ,气血也盛 ,或者病 者正气未衰,病程较短 ,因此疗效好.反之 ,得气较 难 ,或不得气者效果较差 ,痊 愈也较慢 .若 不能得 气 ,针下如豆腐之虚软 ,说明机能消失或严重减退 , 属难治证或死证 .行针中针刺至欲行针之部位后 ,会 有酸麻重胀感 ,有学者认为此为针刺得气 ,但靳教授 并不认 同此说 ,认为还未 气至 ,还需进一 步候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 中医

2 0

0 6年10月 第38卷第10期 NE W J OUR NAL OF T R ADI TI ONAL CHI NE SE MEDI CI Nt ~ Oc t o b e r

2 0

0 6 V o

1 .

3 8 No .

1 0 气. 酸麻重胀 只是局部一些浅表感觉 ,此时用 拇 、食 、中三指紧抓针柄 ,并略将针提高少许 ,不稍 移动 ,以候针下之气 ( 即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 , 切忌 下针后有意识地将针上下左右提插 ,这样会分散针下 辨气 的注意力 ,导致未候气而行补泻.欲补则当在浅 层候气 ,欲泻则应在深层候气 .凡在穴位浅层候气是 施行补法的步骤 ,凡在穴位深层候气是施行泻法 的步 骤 .医者须对此 神而明之 .

2 .

3 .

2 辨气 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关键 .一般可以将 针下之气分为谷气和邪气两种.谷气标准是 谷气来 也徐而和 .谷气即是人体正气 ,常人正气其性质徐 缓柔和 ,在病理状态下谷气虚陷不足,气来很弱 ,或 与体质不同有关系,谷气大都在候气较久或催气之后 应 针而 来 ,渐 渐充实不 易察 觉 ,此 时要 慎 守勿 失 ,不可骤然泻之 ,应施以补法 ,使患者 若有所 得 .邪气标准是 邪气来也紧而疾 ,多在入针后 即可感到 ,由于邪气疾速和紧涩 ,较候正气容易 ,此 时不可妄用补法 .若寒热之邪明显 ,要进 步分辨寒 热 ,通常热邪会顶针 向上 ,使针下皮肤高起 ,寒邪易 吸引而下 ,致针下皮肤凹陷.无论寒邪热邪 ,施用泻 法之后 .应使患者 恍然若有所失 .

2 .

3 .

3 补泻 靳教授 补泻手法 主要有三 ,以《内经》 的 疾徐补泻 手法为基础 ,分大补大泻和小补 小泻 ,加上导气 同精 法.大补大泻以疾徐补泻 法为 主 ,出自 《 灵枢 ・ 九针十二原》 : 徐而疾则实 ,疾 而徐则虚.言实与虚 , 若有若无 ,察后与先 , 若存若 亡 ,为虚与实 ,若得若失 .具体操作时在得气后用 三进一退为补 ,一进三退 为泻.总原则应 以慢入快出 为补 , 快入慢出为泻 ,故进退次数并不硬性规定 ,而 是可以增减.疾徐补泻要 达到的标准是对临床虚性患 者之体弱神倦 、肢冷 、脉微细等症 ,针刺后应有温 暖 、神充 、脉起 等好转现象.实证 患者之头痛 、身热、脉数等 ,针刺后有痛止 、体凉、脉缓 .为病去现 象 .靳教授施 以补泻 ,遵《内经》 : 补则针下热 , 泻则针下寒 ,即行补法后 ,患者循 经所过有温暖 感 ;

行泻法后循经所过有凉快感 ,且症状有改善为标 准 .小补小泻 ,为补泻早期多用 ,适宜于病情较轻浅 者 ,正气较旺,尚未衰竭的病症 .具体操作 :补法 , 提气后慢慢地用腕力和指力将针推到地部,然后紧压 穴位

3 0秒 ,迅速出针 ;

泻法 ,得气后快速将针插到 地部 ,然后慢慢地用力将针退出,补泻手法均只操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