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6-04-09

5 3

1 ・ 理论探讨 《 软科学 》 2010年 2月 ・ 第24卷・第2期 (总第 122期)利益逻辑.这两种解释是互不相容的 ,而且都自信地贬低 着对方.而复杂人假定人是双重理性的 ,即人在他律与自 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行为 [

2 ] .到了 20世纪后期 ,新制度 经济学力图把二者结合起来 ,认为人类行为是自我利益与 规范的结合 [

3 ] .政治学新制度主义在规范与自我利益之 间论述了一种影响关系 ,即某人遵守规范的行为也可被自 我利益所解释 ,也就是说某人遵守规范是出于担心违反规 范所付出的代价.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融合各学派理论之长 ,认为人的行 为是各种环境因素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卢因的 理论 ,人的行为由动机所决定 ,而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 不同的行为.埃尔斯特则将各种环境的影响因素统称为 规范 ,并构建了一个如图 1所示的模形 ,用以表示社会规 范、 自我利益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

7 ] . 本文研究发现 ,上述规范研究虽然从不同角度回答了 人的某种利己或利他的行为为什么会产生 ,也都能在现实 生活中找到客观的实例予以证实 ,但都没有通过数据统计 分析进行严格的验证.为此 ,本文在埃尔斯特研究的基础 上 ,设计编制了关于个体行为、 自我私利和社会规范关系 的调查问卷 ,通过对经济组织中的人群进行随机整群抽样 来收集数据 ,并运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实证分析 ,以 期科学地验证具有同样需求的个体 ,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 出私利行为或利他行为.

2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亚当 ・ 斯密等在研究个体行为时 ,把个体的经济行为 从社会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 , 认为个体对 私利 的追逐 是经济发展、 社会前进的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则 指出 ,人为了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出现行为动机 ,优势 动机直接推动着人们显性行为的发生.私利需求是人们 对自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认知和动机.理性经济人将满 足自我需要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目的 ,并将他人利益视作 有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立面.为此 ,本文首先提出以下 两点有待验证的假设. H1:私利需求与私利行为正相关. H2:私利需求与利他行为负相关. 马克思曾指出 ,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 益有关 [

5 ] .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追求私利是 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然而 ,现实中追求私利的经济 活动在为人们带来实惠的同时 ,又使社会无处不陷入个体 私利和公众利益的现实冲突中 ,导致社会生活和道德面临 着诸多的困境.因此 ,社会需要通过各种规范来协调个体 私利与他人利益的矛盾.社会规范理论认为 ,人们总是按 照社会赞许、 提倡的规则展开各种行为活动.人们之所以 帮助他人 ,是因为他们遵守了社会规范的要求 ,将社会规 范内化成了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动机.童星等将社会规 范划分为道德性规范、 契约性规范和行政性规范三种形 式[6].这几种形式的社会规范从不同的层面 ,发挥着维 持社会秩序、 平衡各方利益的作用 ,都是保障社会生存与 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作为社会规范内化的产物 ,人们 的利他行为促进了社会更大范围的合作共赢 ,从而显著提 高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基于上述逻辑推论 ,本文认 为社会规范具有引导人们利他行为而约束人们私利行为 的功能 ,进而提出有关社会规范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两 点假设. H3:社会规范与私利行为负相关. H4:社会规范与利他行为正相关. 根据以上几点有待验证的理论假设 ,本文在埃尔斯特 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如图 2所示的研究模型.该模型简 单表征了人在取舍私利行为或利他行为时 ,通常都会根据 私利需求和社会规范理性地预期行为带来的后果.也就 是说 ,人在满足自己私利需求的时候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不得不接受各种社会规范约束 ,在具体的情境下究竟是出 现私利行为还是利他行为 ,将视社会规范与私利需求二者 的影响强度权衡而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