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9-08-03
要闻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值班主任:陈彬 主编:丁静 美编:张昕 A02 中美开展经贸合作是正确的选择, 但合作是有原则的 珍珠海岸 绿富美 ?上接A01版 高要求打造景观廊道.

陵水围绕东 环铁路、 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 县道及主 要景观大道的沿线两侧绿化, 高要求打 造景观廊道, 使区域发展融合一体, 形成 层次清晰、 各显优势、 融合互动、 高质量 发展的新格局.近两年来, 陵水修复和 绿化各级通道

210 多公里, 绿化村庄

25 个, 实现了 村村通 道路绿化网络全覆 盖, 村庄绿化率 95%以上, 为全域森林 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高标准建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2017 年12 月陵水获批在新村湖北部 区域建设 958.22 公顷的红树林国家湿 地公园.眼下, 陵水正在按照规划蓝图, 全力建设公园生态保育区、 恢复重建区、 科普宣教区、 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 区.同时深挖当地民风淳朴的D家文 化、 渔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黎苗风 情等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价值和美学价 值, 以生态文化为魂, 强化科研与科普宣 教, 突出热带海岸生态系统的典型性、 海 洋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区域类型的湿地 生物多样性, 为海岸湖系统保护恢复 提供示范与展示. 报道提到, 2017年以来, 陵水向 国 家森林城市 创建发起冲锋.陵水坚持 以人为本, 相继新建或改建出多功能体 育馆、 廉政公园、 文化广场等一批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绿色 生态公园, 90%以上市民出门

500 米有 休闲绿地, 使全县城乡达到了 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 公园维护高效低耗、 宜居环境 优美宜人 的目标.目前, 建绿地、 扩广 场、 修公园, 种大苗、 栽好树、 保成活, 森 林进城、 森林环城的格局基本形成. ?上接A01版 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 2019年年底前 完成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修编, 扩大、 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 省级自然保护 区.2020年年底前完成自然保护区勘界 立标、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等工 作.逐步建立空天地一体化、 智能化的自 然保护地监测和预警体系.

(二) 推动形成陆海统筹保护发展新 格局 1.加强海洋环境资源保护.严格按 照主体功能定位要求, 加强海岸带保护,

2019 年年底前编制完成海南省海岸带 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 实施海岸带分类 分段精细化管控, 推动形成海岸带生态、 生产、 生活空间的合理布局.实施最严 格的围填海管控和岸线开发管控制度, 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 全面停止新增 围填海项目审批.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 遗留问题.到2020 年全省海岛保持现 有砂质岸线长度不变.严控无居民海岛 自然岸线开发利用.2020 年年底前编 制完成海南省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 表.加强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 性保护, 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观 测, 恢复修复红树林、 海草床、 珊瑚礁等 典型生态系统, 加大重要海洋生物资源 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 加强海洋类型各 类保护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在三沙市开 展岛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实 施岛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2.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机 制.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全面 清查所有入海 (河) 排污口, 实行清单管 理, 强化对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和重点 排污口的监测.完善陆源污染物排海总 量控制和溯源追究制度, 在海口市开展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试点,

2019 年制定 海南省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实 施方案.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 测预警机制, 构建海洋生态灾害和突发 生态环境事件应急体系, 建立海湾保护 责任体系.出台海南省蓝色海湾综合整 治实施方案, 在全省各主要港口全面建 立和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 转运、 处置监 管联单制度, 港口所在地政府统筹规划 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 着 力加强船舶油污水、 化学品洗舱水转运 处置能力建设, 确保港口和船舶污染物 接收设施与城市转运、 处置设施的有效 衔接, 强化船舶、 港口和海水养殖等海上 污染源防控.加快建立 海上环卫 制度, 有效治理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 3.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调 查研究海南省蓝碳生态系统的分布状况 以及增汇的路径和潜力, 在部分区域开 展不同类型的碳汇试点.保护修复现有 的蓝碳生态系统.结合海洋生态牧场建 设, 试点研究生态渔业的固碳机制和增 汇模式.开展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 研究, 依法合规探索设立国际碳排放权 交易场所.

(三)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 升机制 1.持续保持优良空气质量.科学合 理控制全省机动车保有量, 开展柴油车 污染专项整治, 加快淘汰国Ⅲ及以下排 放标准的柴油货车、 采用稀薄燃烧技术 或 油改气 的老旧燃气车辆.实施非道 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 划定并 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 区域.港口新增和更换的作业机械、 车 辆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鼓励淘 汰高排放老旧运输船舶, 加强渔业船舶 环保监管.船舶进入沿海控制区海南水 域应严格执行相关船舶排放控制要求. 大力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 免收需量 (容量) 电费, 降低岸电使用成本.鼓励 液化天然气 (LNG) 动力船舶发展.沿海 港口新增、 更换拖船优先使用清洁能 源.建立完善城市 (镇) 扬尘污染防治精 细化管理机制.加强餐饮油烟、 烟花爆 竹燃放等面源污染防控, 全面禁止秸秆 露天焚烧、 土法熏烤槟榔.实施跨省域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构建区域重大建设 项目环境管理会商机制.对标世界领先 水平, 研究制定环境空气质量分阶段逐 步提升计划. 2.完善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坚持污染治理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全 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出台海南省河长 制湖长制规定, 完善配套机制, 加强围垦 河湖、 非法采砂、 河道垃圾和固体废物堆 放、 乱占滥用岸线等专项整治, 严格河湖 执法.加强南渡江、 松涛水库等水质优 良河流湖库的保护, 严格规范饮用水水 源地管理.建立重点治理水体信息公开 制度、 对水质未达标或严重下降地方政 府负责人约谈制度.加强河湖水域岸线 保护与生态修复, 科学规划、 严格管控滩 涂和近海养殖, 推行减船转产和近海捕 捞限额管理, 推动渔业生产由近岸向外 海转移、 由粗放型向生态型转变.按照 确有需要、 生态安全、 可以持续的原则, 完善海岛型水利设施网络, 为海南实现 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在重点岛 礁、 沿海缺水城镇建设海水淡化工程. 全面禁止新建小水电项目, 对现有小水 电有序实施生态化改造或关停退出, 保 护修复河流水生态.严控地下水、 地热 温泉开采. 3.健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 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建立海南省耕地土 壤生态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分类清单, 强 化用途管制, 严格防控农产品超标风 险.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 修复名录, 完善部门间污染地块信息沟 通机制, 实现联动监管, 严格用地准入, 将建设用地土壤生态环境管理要求纳入 国土空间规划和供地管理.全面实行规 模养殖场划分管理, 依法关闭禁养区内 规模养殖场, 做好搬迁或转产工作, 鼓励 养殖废弃物集中资源化利用.推进病虫 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 实施化肥和 农药减施行动. 4.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 施天然林保护、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三 大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要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 施林长制, 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主体、 责任、 内容和经费保障.按照生态区位 重要程度和商品林类型分类施策, 严格 保护天然林、 生态公益林, 封禁保护原始 森林群落, 鼓励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 品林赎买试点, 探索通过租赁、 置换、 地 役权合同等方式规范流转集体土地和经 济林, 逐步恢复和扩大热带雨林等自然 生态空间.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 升工程, 建设海南黄花梨、 土沉香、 坡垒 等乡土珍稀树种木材储备基地.实行湿 地资源总量管控, 建立重要湿地监测评 价预警机制.严格实施 《海南省湿地保 护条例》 , 开展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 恢复工程.支持海口市国际湿地城市建 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 划,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络, 加强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珍稀濒危 野生动物和原生动植物种质资源拯救保 护, 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5.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 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 统筹推 进主干管网、 支管网、 入户管建设与驳 接, 治理河湖海水倒灌、 管网错接混接, 因地制宜实施老旧城区雨污管网分流改 造, 着力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和 系统效能不高问题.到2020 年全省县 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 85%以上, 污 泥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按照补偿污水 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运营成本并合理盈 利的原则, 合理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 准.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建制镇全面 建立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加快推进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到2020年实现 行政村 (含农林场场队) 处理设施覆盖率 显著提升.到2020 年基本实现全省生 活垃圾转运体系全覆盖, 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统筹布局、 高标 准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大幅提 升焚烧处置比例.着力提升危险废物处 置利用能力, 加快推进医疗废物处置设 施扩能增容.

(四)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现代监管体系 1.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法 治保障机制.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 标, 推动出台清洁能源推广、 全面禁止使 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垃圾强制 分类处置、 污染物排放许可、 生态保护补 偿、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地方性 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加快构建与自身发 展定位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 系.突出目标导向, 研究构建全面、 科学、 严格的地方绿色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