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2015-12-04

120 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17辑 伙叫发电机,而绕了很多圈铜丝的东西是 变压器. 文革 期间,学校停办,父母 无课可教,被迫参加各种政治运动.我当 时读小学三年级,在家无所事事,开始了 我 博览群书 的历程.先是将父亲书架 上的四大名著及其他各种小说通读一遍, 接下来是父亲爱看的唐诗宋词、史记、中 国文学史、通史等等.等我将这些能看懂 一二的书全部过目后,我的目光转向父亲 那些专业书籍.因为看不懂内容,我只能 看书名、插图和一些目录,很快我就把电 机系的专业课 修完 了.现在同学聚会 时,我可以吹牛说我九岁就已经拜读了我 国著名电机专家,原电机系系主任章名涛 先生的《电机学》,比他们早了十几年. 在这些专业文献里,我那时最喜欢看的是 电力行业的期刊杂志,因为上面经常有水 库、大坝、电厂及跨越高山峡谷的高压线 路的照片、图片和文章.当时我就想,在 水电站生活一定是非常快活的事,周围风 景这么美丽,还可以天天去水库里游泳. 求学时光 我在 文革 的十年动乱中长大,高 中毕业后没有工作,更谈不上进大学读 书,不得不下乡插队落户.终于熬到1977 年恢复高考,不用问,我的第一志愿是清 华,但进电机系不是我的初衷.1977年高 考,电机系只有一个电工师资班招生,我 想学电类的专业但不想当老师,于是报了 电子系.虽然 金榜有名 ,上清华没问 题,但在县医院体检时却因过度紧张,血 压太高被刷下,与清华失之交臂.1978 年再考,那年清华与电相关的系只有电机 系和无线电系招生,而无线电系当时远在 四川绵阳,我不愿离开北京,因此只有电 机系可选.当时还需选专业,在电机系的 高电压、电机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 专业中,我想了半天,还是 电力系统及 其自动化 这个名字更好听,因为有自动 化三个字.这样,我不仅进了清华,进 了电机系,还成了我父亲的学生,子继 父业. 在清华读书是我经历中最快乐的时光 之一.特别是本科五年,虽然读书辛苦, 竞争激烈,但和之前在农村劳动及在建筑 公司做水泥搬运工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我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球场上,除 了在校排球队当了几年替补队员,还是个 篮球迷.在校期间,我在的发8班一直是 系篮球冠军,那时电机系也拿过全校篮球 冠军.虽然我的球技进不了校队,在系 里、班里还是稳坐首发位置.后来交谊舞 在高校风靡一时,我也着实上了一把瘾, 害得当时的系党委书记周子寿老师不得不 找我谈话,提醒我作为党员和团支部书 记,一定要注意影响. 我当时非常enjoy学校的生活,大学 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清华的研究 生.同一年我弟弟也从北大毕业,他选择 去工作,不考研,这让我父母认为还是我 好学上进.其实我考研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是不想出去工作,还想在清华继续 玩 下去, 享受做学生的快乐时光. 电机系是清华较早成立的院系,有着 优良的治学传统,特别是有一大批优秀的 老师.回想在清华电机系求学的日子,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能耳闻目睹、亲身体验 前辈师长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品行与 精神,这使我在后来的生活工作中受益 母校纪事

121 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17辑 匪浅. 本科五年,我的班主 任是卢强老师.大学四年 级时我们到富春江电厂实 习,一天午休时间,忽然 发生机组低频振荡.调度 人员束手无策,主管生产 的副厂长登门求救,卢老 师赶到调度室,快速诊断,告诉他们需要调节元 件的整定值,很快将问题 解决.此事给我非常深刻 的印象,作为工程师,只 有能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解决好实际的工程问题, 才是真本领. 大学最后一年做毕业设计,当时韩英 铎老师刚刚从德国深造回来,我有幸在他 的指导下与另外几位同学通过模拟与软件 仿真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问 题.另外,我特别想提的是,许多年后父 亲去世时,韩老师及系里几位前辈老师特 地到八宝山参加告别仪式,令我家人十分 感激. 我读研究生时及毕业留校后,一直在 张宝霖、陈寿荪及倪以信老师的科研组, 有幸在做人与做学问上得到这几位前辈的 谆谆教诲与提携.倪老师才华过人,思维 敏捷,搞科研事必躬亲.我的硕士论文工 作得到倪老师的许多指点,而我1989年能 赴美攻读博士,更是与倪老师的鼎力推荐 分不开.陈寿荪老师无论是我在校期间, 还是赴美求学并工作期间,再到去年选择 回国,二十多年来,每当我在工作事业上 需要做重大抉择时,都会向他求教. 这里我特别要回忆我的硕士生导师张 宝霖老师,张先生可谓是电力系统方面的 全才,学术造诣很高,是当时教研室公认 的学术带头人,教研室许多老师经常向张 先生请教问题.他也是父亲最要好的几位 朋友之一,从我有记忆起,张先生就是我 家里的常客.一直我就听说他很有学问, 但我小时候感觉他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 不苟言笑.直到我读了研究生,拜张先生 为师,才真正体会到他的学识深厚,同时 也感受到张先生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 人,对同事、学生都热心帮助提携.张先 生讲话不紧不慢,声音不大,上他的课有 时坐在后边会听不太清楚,但他讲话思路 非常清晰,一个复杂的问题他可以很快地 把重点整理归纳出来.他的想法很有前瞻 性,思维非常严密.与他一起讨论问题, 你经常会发现,他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你忽 略的,想不到的,但又是切中要害的.张 先生不仅在搞科研时勤于思考,在生活中 20世纪80年代科研组硕士生答辩后合影.后排左1为作者, 左3为其父亲周荣光老师,右1为张宝霖老师 母校纪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