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5-12-03

138 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17辑 师友情 在我认识的家父清华师长、同窗中不 乏中外名流,龙冠海伯伯也许鲜为人知, 但我却首选他来纪念清华百年校庆.这是 因为:第一,他是家父最亲密的同学(清 华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南加州大 学);

第二,他是我幼儿时期最好的大朋 友;

第三,我婴儿时期的照片全都由他拍 摄;

第四,1949年春他南下穗、港后即杳 无音讯;

第五,他未婚,估计没有后人为 他树碑立传;

第六,他本人就是海峡两岸 学术、文化渊源的最佳明证. 家父仲崇信,1923年考入清华留美预 备学校插班生,据查龙伯伯也是1923年入 清华学习,他们是1929年最后一届旧制毕 业,赴美留学.他们又同入斯坦福大学, 因环境和健康原因家父转入南加州大学, 龙伯伯仍留原校与雷洁琼等同学,以后龙 伯伯也转到了南加州大学.1931年家父得 学士学位后,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学.1935 年,龙伯伯和家父都获得了博士学位.龙 回忆龙冠海伯伯 仲维畅 1939年,龙冠海先生在四川省峨边县龙池 导下完成的.承老师在那里也帮着我们一 起导演,并向陆璀学长送上2009年看望她 时的留影,耐心地将照片内容讲给陆璀学 长听,和陆璀学长一起翻阅百年校庆特制 的 人文日新 挂历中的每一幅校景图 片.由于年事已高,陆璀学长其实已经想 不起来承宪康的名字了,但令人惊奇的 是,在我们准备告辞离开时,陆璀学长突 然握住承老师的手大声地说: 承――宪康! 承老师开心地笑了.那一霎那,我 感受到 承宪康 三个字在一位96岁老人 心中的分量. 在承老师去世后的日子里,尤其是他 的追思会之后,我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个 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得他多少年始终如一 地、自觉自愿地、不求名利地为学校做 着贡献.答案只有一个,是他对清华的热 爱,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是一个 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 在支撑着他.承老师是一个时代清华人的 典型代表,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