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08-01
附件: 地热能开发利用 十三五 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国土资源部

2017 年1月1前言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 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具 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 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 市场 潜力巨大, 发展前景广阔. 加快开发利用地热能不仅对调整 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 新兴产业、 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 动效应,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可再生能源法》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 三五 规划》 ,制定了《地热能开发利用 十三五 规划》 . 规划阐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方针和目标、重点任务、 重大布局, 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该规划是 十三五 时期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 目录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1?

(一)发展基础.1?

(二)发展形势.3?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4

(一)指导思想.4?

(二)基本原则.4?

(三)发展目标.5?

三、重点任务

6

(一)组织开展地热资源潜力勘查与选区评价.7?

(二)积极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7?

(三)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7?

(四)地热发电工程.8?

(五)加强关键技术研发.8?

(六)加强信息监测统计体系建设.8?

(七)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8?

四、重大项目布局

9

(一)水热型地热供暖.9?

(二)浅层地热能利用.10?

(三)中高温地热发电.11? I

(四)中低温地热发电.11?

(五)干热岩发电.11?

五、规划实施

12

(一)保障措施.12?

(二)实施机制.13?

六、投资估算和环境社会影响分析

14

(一)投资规模估算.14?

(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14? II

一、规划基础和背景

(一)发展基础 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地热普查、 勘探和利用, 建 设了广东丰顺等

7 个中低温地热能电站,1977 年在西藏建 设了羊八井地热电站.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北京、天津、 保定、咸阳、沈阳等城市开展中低温地热资源供暖、旅游疗 养、 种植养殖等直接利用工作. 本世纪初以来, 热泵供暖 (制冷)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逐步加快发展. (1)资源潜力 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5 年调查评价结果, 全国

336 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

7 亿吨标准煤;

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 1.25 万亿吨标准 煤, 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

19 亿吨标准煤;

埋深在 3000-10000 米的干热岩资源量折合

856 万亿吨标准煤. 表1我国地热资源分布 资源类型 分布地区 浅层地热资源 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江淮流域、四川盆地和西北地区东部 沉积盆地型 东部中、新生代平原盆地,包括华北平原、河- 淮盆地、苏北平原、江汉平原、松辽盆地、四 川盆地以及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等地区 中低温 隆起山地型 藏南、川西和滇西、东南沿海、胶东半岛、辽 东半岛、天山北麓等地区 水热型 地热资源 高温 藏南、滇西、川西等地区

1 资源类型 分布地区 干热岩资源 主要分布在西藏,其次为云南、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2)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浅层和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制冷)技术已基本成 熟.浅层地热能应用主要使用热泵技术,2004 年后年增长 率超过 30%,应用范围扩展至全国,其中 80%集中在华北 和东北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山东等 地区.

2015 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 (制冷) 面积达到 3.92 亿平方米,全国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 1.02 亿平方米. 地热能年利用量约

2000 万吨标准煤. 在地热发电方面, 高温干蒸汽发电技术最成熟, 成本最 低, 高温湿蒸汽次之, 中低温地热发电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 性有待提高. 因我国地热资源特征及其它热源发电需求, 近 年来全流发电在我国取得快速发展, 干热岩发电系统还处于 研发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初在广东丰顺、河北怀来、江西 宜春等地建设了中低温地热发电站.1977 年,我国在西藏 羊八井建设了

24 兆瓦中高温地热发电站.2014 年底,我国 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 27.28 兆瓦,排名世界第

18 位. 表2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截至

2015 年底)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 面积(104 m2 ) 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 积(104 m2 ) 发电装机容量 (MW) 北京

4000 500 天津

1000 2100 河北

2800 2600 0.4 山西

500 200 内蒙古

500 100

2 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 面积(104 m2 ) 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 积(104 m2 ) 发电装机容量 (MW) 山东

3000 1000 河南

2900 600 陕西

1000 1500 甘肃

400 0 宁夏

250 0 青海

0 50 新疆

300 100 四川

1000 0 重庆

700 0 湖北

1200 0 湖南

200 0 江西

600 0 安徽

1800 50 江苏

2500 50 上海

1000 0 浙江

2200 0 辽宁

7000 200 吉林

200 500 黑龙江

300 650 广东

500 0 0.3 福建

100 0 海南

100 0 云南

150 0 贵州

800 10 广西

2200 0 西藏

0 0 26.58 全国

39200 10210 27.28

(二)发展形势 在 十三五 时期,随着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以及南方供暖需求的增长, 集中供暖将会有很大的增 长空间.同时,各省(区、市)面临着压减燃煤消费、大气 污染防治、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给地热 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目前地热能发展仍存在 诸多制约,主要包括资源勘查程度低,管理体制不完善,缺3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方面.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 精神, 全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以调整能源结构、 防治大气污染、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导向, 依靠科技进步, 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 积极培育地热能 市场,按照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总体要求,全 面促进地热能有效利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清洁高效、持续可靠.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 加强全过程管理,建立资源勘查与评价、项目开发与评估、 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 严格地热能利用环境监管, 保证取热 不取水、 不污染水资源, 有效保障地热能的清洁开发和永续 利用. 坚持政策驱动、市场推动.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区块整 体高效可持续开发, 实现合作共赢.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基础性作用,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地热能开发, 营造公 平的市场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 有序发展. 根据地热资源特点和当地用 能需要, 因地制宜开展浅层地热能、 水热型地热能的开发利 用, 开展干热岩开发利用试验. 结合各地区地热资源特性及

4 各类地热能利用技术特点, 有序开展地热能发电、 供暖以及 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

(三)发展目标 在 十三五 时期,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11 亿平方米,其中: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

7 亿平 方米;

新增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

4 亿平方米. 新增地热发电 装机容量 500MW.到2020 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 达到

16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 530MW.2020 年 地热能年利用量

7000 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

4000 万吨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

2000 万吨标准煤. 表3我国地热能开发目标 十三五 新增

2020 年累计 浅层地热能 供暖/制冷 面积 (104 m2 ) 水热型地热 能供暖面积 (104 m2 ) 发电装 机容量 (MW) 浅层地热能 供暖/制冷 面积 (104 m2 ) 水热型地热 能供暖面积 (104 m2 ) 发电装 机容量 (MW) 北京

4000 2500

8000 3000 天津

4000 2500

10 5000

4600 10 河北

7000 11000

10 9800

13600 10.4 山西

500 5500

1000 5700 内蒙古

450 1850

950 1950 山东

5000 5000

10 8000

6000 10 河南

5700 2500

8600 3100 陕西

500 4500

10 1500

6000 10 甘肃

500 100

900 100 宁夏

500 750 青海

200 30

250 30 新疆

500 250

5 800

350 5 四川

3000 15

4000 15 重庆

3700 4400

5 十三五 新增

2020 年累计 浅层地热能 供暖/制冷 面积 (104 m2 ) 水热型地热 能供暖面积 (104 m2 ) 发电装 机容量 (MW) 浅层地热能 供暖/制冷 面积 (104 m2 ) 水热型地热 能供暖面积 (104 m2 ) 发电装 机容量 (MW) 湖北

6200 7400 湖南

4000 4200 江西

3000 3600 安徽

3000 4800

50 江苏

6000 200

20 8500

250 20 上海

2700 3700 浙江

3000 5200 辽宁

1000 1000

8000 1200 吉林

1000 1000

1200 1500 黑龙江

1000 1600

1300 2250 广东

2000 10

2500 10.3 福建

400 10

500 10 海南

500 10

600 10 云南

100 10

250 10 贵州

2000 50

2800 60 广西

1400 3600 西藏

0 250

350 250 376.58 全国

72650 40000

500 111850

50210 527.28 在 十三五 时期,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 理体系和政策体系, 掌握地热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形成比较 完备的地热能开发利用设备制造、 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和监 测体系. 在 十三五 时期,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 热岩示范项目. 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 突破干热岩资源潜力 评价与钻探靶区优选、 干热岩开发钻井工程关键技术以及干 热岩储层高效取热等关键技术, 突破干热岩开发与利用的技 术瓶颈.

三、重点任务

6

(一)组织开展地热资源潜力勘查与选区评价 在 十三五 时期,在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普查 的基础上, 查明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区 (田) 及浅层地热能、 干热岩开发区地质条件、 热储特征、 地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并对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做出评价, 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 据. 支持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地热勘探评价, 支持参与勘 探评价的企业优先获得地热资源特许经营资格, 将勘探评价 数据统一纳入国家数据管理平台. 专栏

1 地热资源勘探评价重点区域 浅层地热资源 京津冀鲁豫、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城市群及中心城镇 水热型地热资源 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河淮盆地、江汉盆地、汾河 ―渭河盆地、环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等地区 干热岩资源 藏滇高温地热带、东南沿海、华北、松嫩平原等地

(二)积极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 按照 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 的方式推进水热型地热 供暖,在 取热不取水 的指导原则下,进行传统供暖区域 的清洁能源供暖替代, 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 环境约束较高 的京津冀鲁豫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及毗邻区, 将水热 型地热能供暖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 集中规划, 统一开 发.

(三)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 在 十三五 时期,要按照 因地制宜,集约开发,加 强监管,注重环保 的方式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通过技术

7 进步、 规范管理解决目前浅层地热能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并 加强我国南方供暖制冷需求强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