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5-09-24
东昌府图书广销天下 书 书庄 庄林 林立 立, , 古 古城 城书 书香 香延 延绵 绵2

20 00 0年年专专程 程跑 跑去 去天 天津 津翻 翻拍 拍李李士 士钊 钊留 留下 下的 的珍 珍贵 贵老 老照 照片 片 本报聊城5月5日讯(记者 杨淑君) 刚刚过去的 五一 假期, 中华水上古城再次人 气爆棚, 假期去古城了吗 甚 至成为上班见面的问候语.

记 者从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获 悉, 今年古城开发建设进一步 加快, 西南片区90%工程完工, 东南片区80%以上完工. 这个 五一 , 七贤祠、 任克 溥故居对外试运营, 聊城县署 牌匾展展出, 契约文化展览馆、 翰墨轩、 文玺艺术馆推出了精 彩的书画展出. 新景点的开放, 更加丰富了古城的看点. 记者了解到, 古城整体规划 建设确定了四大宽街、 十二窄巷 的建设布局, 规划复建15处历史 古迹及园林景点. 四条大街将中 华水上古城分为东西南北历史 传承的四大片区. 古城曾经的九 街十八巷、 七十二胡同已踪迹难 寻, 但那些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小 巷故事, 却能伴随着南来北往的 游客脚步传到四面八方, 让古城 之 古 持久弥香. 在古城保护与 开发过程中, 又对老粮仓、 新华 剧院、 杂技厅、 省立三师附小等 古城内不同时期的特色老建筑 进行了保留. 自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实 施以来, 恢复建设了七贤祠、 县衙、 卫仓、 清军厅、 万寿观、 铁公 祠等景点, 状元街、 古棚街、 道 署西街等特色街巷和片区景观 正在加紧建设. 日前,七贤祠、任克溥故居、 卫仓、 戏曲文化展览馆建成 并正式对外开放. 县衙一期工 程完工, 万寿观主体工程今年 十一 将完工, 大殿及钟楼正 在建设中. 戏曲文化展览馆内 侧茶文化博物馆今年八月将布 展完成. 铁公祠基本完工, 府衙 依绿园正在建设中. 状元府、 启 文书院、 府文庙、 城隍庙这几处 景点, 因临古城保护与改造指 挥部或原址上有学校、 是项目 建设进料必经之地等原因, 将 逐步开工建设. 在保留老建筑中, 保留的 锻压机械厂厂房布展方案已经 确定, 预计 十一 完工, 将布展 成为一个工业陈列馆. 新华剧 院, 布展成影像博物馆和民国 及建国后的历史陈列馆. 老粮 仓则可能布展成为一座民俗博 物馆或鲁西民间艺术博物馆. 从整体工程进度来看, 西 南片区工程90%已经完工, 东 南片区工程80%以上完工, 东 大街以北70%完工. 水 水上 上古 古城 城各 各片 片区区工 工程 程进 进展 展迅 迅速 速 4日上午, 见到聊城市老摄 影家协会主席段培坤先生时, 他 正一丝不苟地整理自己电脑上 的老照片. 以他为主编纂的 《聊 城摄影史》 , 收录了2514幅老照 片, 记录了聊城近百年的历史变 迁. 谈及古城老照片, 老先生找 出了上世纪30年代、 聊城文化名 人李士钊先生拍摄的两张照片. 一张是1933年4月20日, 李士钊 先生在聊城古城东墙上拍的山 东省立第三师范附小 (左图) , 另 一张是1930年, 李士钊先生拍摄 的聊城光岳楼及东大街 (右图) . 从第二张照片可以看出光岳楼 东南角的瓦房是砖墙, 而围墙是 土墙, 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房 子了. 当时的拍摄技术不发达, 拍多大就是多大, 不能放大, 这两张照片差不多都是 3cm*4cm 大小. 你看, 李士钊先生就是这 么严谨细致. 段培坤指着这两 张照片说, 他拍的每张照片都详 细记录着拍摄的时间、 地点, 李 士钊曾跟随井守训学习摄影, 哪 些照片是跟着老师一起出去拍 摄的, 他也记录得仔仔细细. 他 在翻拍别人照片时会说, 拍完就 返还, 说归还就一定会归还, 绝 不含糊. 段培坤说, 李士钊是聊城文 化名人, 他一生波折. 作为著名 武训研究专家、 作家、 音乐家、 社 会活动家, 抗战期间他曾参加创 办、编辑华北解放区《抗战日报》 , 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战争, 聊城失陷后,赴后方参加黄埔军校, 因积极鼓动抗战为学校所不 容而离校. 编著有 《武训先生的 传记》 等. 因自己的岳父和李士 钊是街坊, 两人得以相识. 段培 坤最初是搞美术创作的, 在1973 年之后, 才开始拍照片. 但他特 别勤奋, 也很有拍摄天分, 曾经 一年发表一百多幅照片, 当时还 有人打趣地跟他说 聊城的照片 都让你发完了. 他还曾经多次 跟着李士钊出去拍摄. 这两张珍贵的照片是用胶 卷127相机拍摄的. 李士钊发表 照片挣了三块大洋, 又加了两块 大洋, 函购 了这台相机. 就是 给人写信寄钱过去, 让人把相机 寄过来. 当时相机是很贵的. 段培坤 说, 上世纪70年代, 他刚参加工 作时, 买一辆自行车要花70多元 钱, 买这辆自行车花了他三年的 积蓄. 而买一部胶卷127相机要 比一辆自行车贵得多. 从这里也 可看出这些照片的珍贵. 上世纪80年代, 段培坤感觉 到李士钊拍摄的这些照片能成 为珍贵的史料, 就将他拍摄的照 片翻拍保留起来. 2005年至2006 年左右, 在李士钊先生去世十多 年后, 段培坤专程跑去天津李士 钊的家里, 将这两张照片翻拍回 来. 那天下午三点到了天津, 晚 上随便吃了点饭, 就赶紧去拍了 照片, 第二天就返回聊城了. 段 培坤说, 直到今天, 尤其是编纂 《聊城摄影史》 的这段时间里, 他 都特别庆幸自己当初做的是正 确的. 斯人已去, 这些老照片都 成为珍贵的史料保存下来. 文/本报记者 杨淑君 片/聊城市老摄影家协会主席段培坤提供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编辑: 杨淑君 美编: 边珂 组版: 肖婷婷 今日聊城C05 提到古城的书, 海源阁自不必说, 20余万册的古籍秘藏使之声名远扬并铭刻青史. 而古城内书 香曾经延绵200多年, 东昌府刻书印书的历史地位, 甚至与北京的琉璃厂、 上海的棋盘街齐名. 清末俚曲 《逛东昌》 中有如此唱词: 书铺开了几十处, 刻版印书销四方. 四大家名声通四海, 贸 易远达黑龙江. 首屈一指书业德, 宝兴、 有益、 善成堂……书店事业冠全省, 各地书贩奔东昌. 这正 是对清代图书印刷发行状况的真实描述. 书铺开了几十处 笔者统计, 《聊城市志》 、 《聊 城商业志》 、 《聊城文史资料》 、 《聊城地方史志》 等书籍的相关 记载中, 仅见清代到民国年间的 二十多家书庄字号. 而通过广泛 搜集, 目前可知、 且有实物图片 证明的书庄字号已达60余家. 但 这仍然不是全部, 东昌府书庄林 立的盛况曾经将古城变成了 书城 . 东昌刻书业在明代中后期 开始出现, 康熙年间已有多家书 庄作坊. 到了乾隆年间, 书业逐 渐繁荣起来. 从东昌府书庄遗留 下来的乾隆年间少量雕版古籍 来看, 东郡二酉堂刻印过 《应制 体诗-幽风月令》 、 《唐诗灵通解 初集》 , 东郡锦文堂刻印过 《新镌 对联锦囊》 , 文英堂刻印过 《今诗 合刻试律浅说易知集》 , 崇文堂 刻印过 《崇文字汇》 , 三友堂刻印 过 《增补四书左国辑要》 等. 嘉庆、 道光年间, 东昌书业 达到了鼎盛阶段.从存世图书看, 嘉庆年间, 聚文堂刻有 《详校 古文释义》 , 书业堂出过 《周礼节 训》 , 敬文堂出过 《诗韵题解辨同 合刻》 , 锦文堂出过 《对联精选》 等. 道光年间, 出书更多, 如文蔚 堂刻本 《紫阳易经》 , 文筠堂版本 《时艺阶》 , 书业成印有 《周礼精 华》 、 《古文释义新编》 , 叶氏书林 有 《墨谱》 、 《制艺简摩集》 , 宝书 堂刻本 《铜板五方元音大全》 , 经 余堂出过 《诗经体注图考大全》 、 《四书补注附考备旨》 等. 咸丰、 同治年间, 受漕运一 度停止的影响, 运河漕运开始衰 微, 书业受到影响, 销量锐减, 印 书相应减少. 在东昌府做生意的 黄金阶段此时已经过去, 但是东 昌府的很多书庄依然顽强生存 下来. 到了光绪年间, 书业复兴, 东昌重现书庄林立、 竞相刻书的 盛景. 这时, 以出版量大而名冠 全国的善成堂, 以书籍刻印精美 绝伦闻名于世的书业德, 凭借享 誉全国的良好声誉雄居于东昌 府书庄市场的龙头地位.宝兴堂、 有益堂、 文英堂、 崇文堂等大 中型书庄同时出版了大量图书, 销往大江南北. 这时期的中小型 书庄也竞相刻书印书, 如万育堂 出过 《增补寿世保元》 、 《小儿推 拿广意》 , 书宝堂出过 《九章算 法》 、 《医林改错》 , 诚善堂出过 《 大圆觉真经》、《李翠莲转皇宫》 , 金善堂出过 《论语》 、 《孙膑 上寿》 、 《对联大全》 , 鲍乾元出过 《四书五经音韵》 等, 民国初年的 际云堂出过 《增补二论典故最豁 集》 、 岳恒德书局出过 《带音山西 杂字》 等. 三合堂的唱本更是品 种多样, 标新立异, 如 《纱灯记》 、 《新刻白绫记》 、 《响马三全镇》 等. 坊刻印书冠江北 古城印书售书的兴旺阶段 从康乾盛世到民国初期, 足有二 三百年之久. 那时, 楼东大街两 侧尤其是东口到东门口之间, 四大书庄( 书业德、善成堂、有益堂、 宝兴堂)乃至六大书庄(四大 书庄加上文英堂、 敬文堂)都集 中在这里, 其间夹杂着一些中小 型书庄如聚锦堂、 文奎堂、 书宝 堂、 锦文堂等. 东门瓮城内外并 延伸到东关大街两侧, 也有许多 家中小型书庄, 如万兴成、 福成 堂、 义成堂等. 每天有骡马大车、 手推小车往码头或货栈运送打 包的书籍, 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 景色. 东昌府书业在北方乃至全 国都有较大影响.将聊城与北京、 天津、 济南等大城市相比, 官刻、 家刻不如它们, 图书零售量 不如它们,书店家数不如它们多. 但是, 东昌书庄立足于刻书 印书, 发挥运河通航优势, 将图 书大量批发给南北书商, 使东昌 府图书广销天下. 查阅史料得知, 北京最大的 图书市场琉璃厂有120 多家书 店, 仅有三分之一书店有刻书记 录, 刻书最多的书店仅刻书数十 种(善成堂分店刻书40余种). 而 聊城地方史料记载, 四大书庄各 有书版数百种,有的甚至上千种,三合堂刻印过二百多种唱本, 这么大的出版量是北方任何 城市无法比拟的.因此可以断言, 北京是北方最大的图书贸易 中心, 而东昌府是北方最大的坊 刻印书中心. 东昌府刻书印书的历史地 位早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通史》 (白寿彝主编)中说: 晚清时期, 书肆、 书坊较集中的 有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棋盘街、 山东的聊城、 四川成都的学 道街等地. 《中国古籍版本学》 (曹之著)指出北京琉璃厂的坊 刻比较发达、 江浙地区的南京为 江南一大刻书中心, 又说, 另外, 东昌刻书也比较发达 , 并引 用了 《老残游记》 中的相关描述. 二十世纪是东昌古城书香 逐步消亡的时期. 民国年间, 土 匪的扰城, 日寇的侵占, 都破坏 了书业的正常经营. 到了土改时 期, 书业德、 有益堂等书庄库存 的书版被分给了居民当作烧火 做饭的劈材.及至破四旧的年代, 文人们家存的古书也不得不 拿出付之一炬. 于是, 古城浓浓 的书香烟消云散了. 如今古城改 造建成的七贤祠, 待建的启文书 院等文化景点, 以及众多的博物 馆, 将复现古城历史文化, 相信 书香会重新萦绕古城. (作者系聊城市民协副秘书长、 东昌府区政协文史研究员, 他致 力于聊城传统文化研究近30年, 曾手绘东昌老街巷地图, 对聊城 历史熟稔于心, 还深入研究聊城 传统饮食文化, 他研究文化精益 求精、 严格求证, 有 小吴云涛 之称. ) 所有与古城的过去、 现在、 未来相关的, 历史、 故事、 传说、 意见、 建议……欢迎您来畅所 欲言. 多种互动建言方式为您开 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