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5-08-28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理学院

2015 版课程教学大纲 (物联网工程) 目录

1、 《物联网导论》

1

2、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

6

3、 《数字电子技术》

12

4、 《信号与线性系统》

18

5、 《数据库系统原理 (双语) 》

24

6、 《数字信号处理》

31

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7

8、 《通信原理》

44

9、 《DSP 控制器原理》

52

10、 《传感器技术》

57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

64

12、 《RFID 技术与应用》

72

13、 《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

80

14、 《安全技术概论》

86

15、 《离散数学》

90

16、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 》

95

17、 《数据结构》

103

18、 《通信电子电路》

113

19、 《EDA 技术》

120

20、 《计算机网络》

124

21、 《Android 基础及应用》

131

22、 《环境保护概论》

137 1 《物联网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820004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名称:物联网导论 学时学分:32/2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 考核方式:闭卷或开卷考试 选用教材:物联网导论(第二版),刘云浩,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年8月大纲执笔人:郇战 先修课程:无 大纲审核人:李文杰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 批准人: 孙霓刚 执行时间:2016 年7月1日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物联网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 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2、熟悉国家信息网络产业政策和法规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3、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 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 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技术前沿的信息获取能力、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发展动态、不断 拓宽知识领域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能快速进行学习和知识技术更新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4.研究 4.2 能基于物联网专业理论,选择研 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课程目标1/4 多媒体讲授, 阐述基本原 理、 理论联系 实际

2 6 工程与社 会6.2 熟悉物联网领域相关的技术标 准、 知识产权、 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课程目标

2 设置与课程 相关的设计 项目, 对重要 的知识点进 行深层次的 锻炼.

7 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 7.1 能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课程目标3/5 阐述基本原理、 理论联系 实际.

三、教学基本内容 理论教学部分 第1章概述(支撑课程目标 1/2) 1. 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技术特点、发展趋 势及未来应用前景. 2. 要求:了解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状况、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及未来应用前景;

理解 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3. 重点: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物联网技术的特点. 4. 难点: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5. 能力目标:了解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方向. 第2章自动识别技术与 RFID (支撑课程目标 1) 1. 内容:RFID 及光符号、语音、生物计量、IC 卡、条形码等识别技术介绍等. 2. 要求:了解物联网的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了解 RFID 的发展历史、现状、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尽可能全面理解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 3. 重点:全面理解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 4. 难点:正确理解各种识别技术的应用方法. 5. 能力目标:能够系统理解物联网技术和逐步学会选择识别技术. 第3章无线传感网(支撑课程目标 1) 1. 内容:无线传感网的发展历史、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组网技术及应用. 2. 要求:了解无线传感网的发展历史、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组网技术及应用的领域. 3. 重点:硬件平台、操作系统介绍. 4. 难点:理解无线传感网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的构架及特点. 5. 能力目标:具有可以进一步学习研究无线传感网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的能力. 第4章定位系统(支撑课程目标 1) 1. 内容:定位系统、定位技术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 要求:了解 GPS 卫星、蜂窝基站、室内、Wifi 基站定位技术的特点和简单工作原理. 了解基于距离、距离差和信号特征定位算法. 3. 重点、难点:理解几种定位技术及定位算法的工作原理. 4. 能力目标:增强进一步学习研究系统定位技术的能力. 第5章智能信息设备(支撑课程目标 1) 1. 内容:PDA、智能手机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其它智能设备及其运行平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