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南门路口 2015-08-09

24 节椎体的前、 后纵韧带和棘间、 棘上韧带的传导力作用于颈椎, 带动颈曲为 维持中轴力线平衡而变化.所以说, 颈椎病 源自久坐导致的腰椎椎曲紊乱. 但临床上很多颈椎病患者并没有腰痛或 腰部不适症状.这是因为腰椎椎体大, 腰大 肌、 竖脊肌丰厚, 腰椎管比颈椎管相对宽, 而 且其中是马尾神经, 马尾神经从椎间孔穿出 来之前还有一段距离;

而颈椎内为脊髓, 且颈 神经紧贴椎间孔, 颈椎 1~6 横突有横突孔, 是颈椎动脉的通道.所以, 腰椎轻度旋转、 椎 曲变小或消失, 不一定刺激到脊神经, 没有症 状.而颈椎则不同, 颈椎稍微有旋转, 首先刺 激神经根, 出现颈背麻痹痛, 如果再加上椎曲 变小、 变直, 椎动脉供血障碍, 就会因脑供血 不足导致头晕、 头痛等现象.这就是人们往 往只看到颈椎病而忽略了腰椎潜在病理改变 的原因. 上病下治, 胸椎和颈椎的问题要治疗腰 椎, 不仅安全、 有效, 而且复发率低, 特别是中 医整脊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 (脊髓型颈椎病) 的成功, 为这类病人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颈腰椎曲是诊断依据和治疗目标 中医整脊科是以 椎曲论 为核心理论, 颈腰椎曲是诊断的依据、 治疗的目标和疗效 评定的标准.要正确观察颈腰椎曲, 必须观 察 X线照片, 因此, X线片是中医整脊科医师 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依据. 例如骶髂关节错缝症, 该病多见于 30岁 左右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骶髂关节呈 S 状, 多个牙槽形结构, 靠骶髂韧带稳定.穿高 跟鞋后, 人的骶骨向后而回弹力失衡导致关 节错缝, 刺激骶丛神经导致腰胯痛, 发展至下 肢窜痛, 而临床很容易将骶髂关节错缝误诊 为椎间盘突出症.这些患者往往不能平躺, 翻身困难, 疼痛、 跛行 (一脚有力, 一脚无力) , 下肢长短不对称, 髂嵴高低不平衡;

X线片可 见骶髂关节腔不对称, 髂骨高低不平衡或耻 骨联合处耻骨不对称;

CT可见骨盆骶髂关节 错位, 但腰椎椎曲正常. 中医整脊学认为, 中老年的椎间盘突出 是陈旧性突出, 引起症状的原因主要是椎骨 移位, 导致椎间孔狭窄, 神经根前移与突出 的椎间盘形成卡压.因此, 中医整脊不治椎 间盘, 而是矫正椎骨移位, 改善椎曲, 从而解 除病痛.临床上, 一般除了突入椎管内、 由于 血管植入而增大压迫脊髓神经的椎间盘突出 病人需手术之外, 绝大部分腰腿疼患者可以 通过复位椎骨关节治愈.但是, 如果单纯切 除椎间盘, 没有解决腰椎的力学改变问题, 也就是说, 未能改善椎骨移位导致的椎间孔 狭窄, 不经恢复椎骨关节错位而采取切除、 烧灼、 消融等治疗方法, 虽能暂时减轻症状, 却 容易复发. 中医整脊科运用调曲复位法, 不仅合理 解决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问题, 而且对 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症, 通过调曲复位, 临 床治愈率在 90%以上, 降低了脊柱伤病的手 术率和医疗费用. 脊柱疑难病 中医整脊科怎么治 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主任委员 韦春德 近日, 男星乔任梁的去世再次把抑 郁症患者这一群体推到了聚光灯下.抗 抑郁西药疗效确切, 很多人患了抑郁症 会选择西医进行诊治, 但多因担心不良 反应而导致治疗的依从性不佳.中医药 治疗抑郁症具有辨证论治、 作用靶点多、 疗效好、 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点, 更易被 接受, 治疗依从性也较好. 抑郁症属中医 郁病 范畴.中医对 郁病认识较早, 虽没有专论, 但对其描述 散见于郁证、 百合病、 脏躁、 不寐、 癫证 等疾病中.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其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有诸多论述.我们 认为抑郁症病位在肝, 涉及脑、 胆、 心、 脾、 肺、 肾等多个脏腑, 以气机郁滞为始, 脏腑虚损为本.病证初起多实, 久则由 实致虚, 由气及血, 致虚实夹杂, 或为虚 损之候.总由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心 神失养、 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病.其病机 可归纳为 气郁神伤, 虚实夹杂 . 中医将抑郁症分为七型: 肝气郁结 型、 气郁化火型、 气滞血瘀型、 心脾两虚 型、 痰气郁结型、 肝肾阴虚型、 脾肾阳虚 型.肝气郁结型治以疏肝理气, 主方柴胡 疏肝散加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