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5-07-26

(二)规划定位 1.性质定位 主题性、复合型、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主题性:建设主题旅游乡村,模块化开发相关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村一品,一品 一特,主题鲜明化,拒绝同质化. 复合型:是指旅游区发展特征和产品内容的定位,要求依托池州市乡村旅游区多 种多样的旅游资源, 成为融各种主题于一体的主体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熔炉, 打造成复合型的 旅游地. 地域特色:是差异化定位,要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突出皖南乡村的特色,彰 显池州的乡村文化,展示佛国傩乡的乡村田园,成就杏花村乡村旅游胜地,以区分于国内其 他地区的乡村旅游地. 2.功能定位 根据区位条件和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分析,池州市乡村旅游应具备五大功能: 功能定位一:全国-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 功能定位二:泛长三角-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功能定位三: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功能定位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皖南人家乡村游核心区 功能定位五:池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区 反映出池州市在不同空间尺度与市场范围内的功能定位有所侧重.

三、规划范围 池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三县一区和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约 8272k O.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5-2025 年.根据池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当 地的社会经济现状,同时更好地与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衔接与协调,划分 各段规划期年限,重点规划近期,展望中远期. 近期:2015-2017 年 优化布局,加快发展 中期:2018-2020 年 完善体系,提升品质 远期:2021-2025 年 品牌引领,全面推进

五、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及战略 通过乡村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完善池州市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规范池州市乡村旅游 服务体系,促进地方产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使池州市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得到 统筹发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

2009 年41 号、2014 年31 号文件精神,围绕皖南 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定位和池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要求,突出低碳环保、 生态自然的发展理念,按照 发展、规范、提升 的总体要求,以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体验、 养生度假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市场运 作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着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建设,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推进池州市乡村旅游业提升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池州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旅游资源为背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充 分发挥资源、区位、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时代的乡村旅游产品,突出休闲养生度 假特色,坚持以农为本、以旅促农,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乡村旅游业成为 池州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进池州市美好乡村建设和产城一体化发展. 努力建成四大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即建设以杏花村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农业休闲基 地,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业采摘、农艺展示、农事体验、民俗观赏等业态;

建设以仙寓山 为代表的富硒养生基地,大力发展富硒养生、山林养生、生态水疗、高山避暑养生等业态;

建设以升金湖为代表的湿地休闲基地,大力发展湿地科考、候鸟观光、休闲垂钓等业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