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5-06-18
周日 读本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编辑:乐建中 组版:章译文 美编:严勇杰 书摘

05 ・ 《乡愁的滋味: 那年 ・ 那事 ・ 那人》 作者: 郑山明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编辑推荐词: 本书是一部 以怀恋故乡为主题的文集, 作 者将年轻时代湘南农村的生 活情景用真挚的文字展示出 来,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和乡邻的思念.

本书既是一 幅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农 村风土人情的长卷, 也是一部 记录地域性社会生活且有动 细节的历史文献. 赶圩农村赶圩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但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 在那个特殊的 年代, 对赶圩却留下了许多特别的感 受. 对于儿童来说, 赶圩是一件很高兴 的事.从小就在山冲里生活, 每天看到 的都是同样的风景和同样的面孔, 每天 都重复着相同的生活, 这对他们的好奇 心是一种莫大的束缚.跟随大人们去 看看圩上花花绿绿的人群, 看看百货商 店里林林总总的商品, 可算得上是大开 眼界了.更有吸引力的是, 大人偶尔还 会花两分钱给孩子买一粒棒棒糖, 含在 嘴里可以从圩上吮到家里, 几天之后, 嘴里还能回味起那份腻人的甜来.即 使有时候大人不带他们去, 他们也能抱 一份希望: 昨晚听见父母商量了半夜, 决定买一两斤猪肉回来, 家里一个多月 没见过肉了.即使不买肉吃, 慈祥的母 亲总会带点点心回来.因此, 很多时 候, 在家里望穿秋水的小孩估摸母亲赶 圩快回来了, 就出门到路上等候.就因 为这, 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孩子出意外 …… 在大人们的心目中, 赶圩主要是为 生计考虑.每逢赶圩的日子, 各村各寨 的老百姓都涌向圩场, 有挑几十斤黄豆 去卖的中年人, 有挑几十斤新鲜蔬菜去 换钱的六七十岁的老汉, 也有佝偻着 腰、 拄着拐杖、 用篮子装十几个鸡蛋去 卖的老婆婆.还有的人家一头用猪笼 装两头小猪, 一头用箩筐装上自家的小 孩, 丈夫一根扁担挑到集市上去.碰到 喜欢开玩笑的熟人会故意问一声: "这 小孩卖好多钱一斤? " 四周立即爆发出 一阵哄笑声.一些不需要为家庭琐事 操心的大姑娘, 也打扮得焕然一新到圩 上逛一逛.她们也有自己的目的.碰 到父辈的朋友, 姑娘红着脸叫一声 "叔叔" "伯伯" , 对方怔一下后想起来了: "你就是某某的老二女吧, 几年不见长 成大姑娘了, 找对象没有? " 姑娘脸一下 又红了, 摇摇头.很多姑娘就是在圩上 这样展示自己, 很多姻缘就是这样开头 的. 市面上人山人海, 什么商品在什 么地方销售, 都相对固定.卖猪肉牛 肉的, 都在亭子里, 不受风雨的影响. 猪肉不分肥瘦和骨头, 都是统一牌价, 不存在讨价还价;

买卖双方争的是骨 头和内脏的搭配.那时最好卖的是肥 肉, 因为大家肚子里最缺的是油水, 瘦 肉只有那些吃国家粮的人喜欢.卖肉 的总是想方设法把猪骨头卖出去, 买 肉的则希望尽量少一些骨头.争执久 了, 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某地 方的骨头搭配某部位的肥肉, 买方若 有意见, 卖方就会念一段骨肉配售的 口诀, 买方一听口诀, 知道遇上了行 家, 就自觉地付款拿肉走人.其他商 品的买卖则全靠双方协商.大米、 豆 类等粮食类商品摆成一行, 卖货的人 蹲在商品后面, 瞅着一拨又一拨人从 眼前走过.有的弯下腰用手捞一点大 米或豆子闻一闻, 眼睛瞟一眼货主, 漫 不经心地问一句: "多少钱一斤? " 对方 出了个价, 他便不屑一顾地说: "你拿 回家自己吃吧. "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 了.经验丰富的货主并不会在意, 他 知道自己的货好, 不愁卖不脱.过了 几分钟, 刚才那人又转了回来, 蹲在货 主对面, 一边用手拨弄商品, 一边要求 给一个实价.货主知道对方这次真的 想买了, 便一二三四说明自己的货有 哪些好处, 最后双方都让一点价, 买卖 便做成了.也有的买主精明到家, 很 懂得杀价的技巧.他明明看中了某件 商品, 却装作一点都不喜欢的样子, 挑 出一大串毛病, 最后给一个低得不能 再低的价格.货主不卖, 他又装着吃 了大亏的样子稍微提点价, 嘴里说: "卖不卖?不卖算了! " 看到货主嘴里 不松口, 他故意站起身就走.刚走出 几步, 货主喊道: "来来来, 卖给你算 了, 要不是我家中有事着急回去, 你买 不到这么便宜的货. " 最为难的是小孩 子卖东西.离家时母亲给他规定: "这 东西没得多少钱一斤不卖. " 孩子蹲在 地上, 别人一来问价, 就把母亲规定的 价格喊出来, 无论对方怎样花言巧语, 就是咬定一口价不松口.有时候同类 产品供大于求, 价格达不到母亲规定 的底线, 孩子又不敢自己做主降价出 售, 最后一点东西都没有卖出去, 全部 挑回家中. 卖牛都是在露天的场地进行.在 那时, 牛算是很值钱的商品.买卖双方 不会直接商量价格, 而是由买方请一个 中介人.中介人也是一种职业, 必须具 有相关的知识.每到赶圩的日子, 他就 来到牛市, 等待买牛人的聘请.一旦被 聘, 他便走到待售的牛面前, 扒开牛的 嘴, 看看牛的牙口, 了解牛的实际年龄, 然后仔细查看牛的毛色、 骨骼、 肌腱, 那 神情仿佛伯乐相马.他只把牛的实际 年龄告诉买家, 其他情况全部装在肚子 里, 不向买卖双方透露.相完牛之后, 中介人先把买家拖到一旁, 告诉他这条 牛可以值多少价, 在某某价格区间内可 以接受.买方认可之后, 中介人又把卖 家带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将手伸进卖牛 人的衣袖内, 用手指比画着价格进行谈 判, 嘴上不置一辞.双方谈妥了, 中介 人把手抽回来, 告诉买家出多少钱.至此, 中介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双方交 割完毕, 买家会给中介人在当时看来一 笔不菲的佣金.整个买卖过程都带有 一种神秘色彩, 其中缘由, 很多年高德 劭的人包括那些中介人也给不出一个 服众的解释.也许作为农耕民族, 乡民 自古就把牛看得非常重, 在心理上把卖 牛看作一种不讲良心的行为, 不好意思 公开讨价还价.在袖里乾坤中进行交 易, 与其说是对人的回避, 不如说是对 牛的尊重.这种习俗代代相传, 人们就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活猪的买卖也是圩市的重要交 易.农家养猪大都是买回猪崽来养. 养肥之后, 把猪杀了, 再去买一头百把 斤的 "架子猪" 回来饲养.春天买回 来, 养到年底就有两三百斤重, 就可以 杀猪过年了.打着这种如意算盘, 夫 妻两人怀里揣着票子, 来到圩市上专 门卖猪的地方.这里有好几个用木材 围起的猪栏, 里面圈满了猪, 有的叫个 不停, 有的半卧在地上盯着周围的人, 也有的来回窜动.买猪和卖猪的人都 趴在围栏上, 观察猪的毛色和神气, 看 哪一头猪架子壮、 身体健、 膘长得快. 买家看中了一头 "架子猪" , 并不会急 着买, 而是在一旁不紧不慢地转悠, 他 们在等猪屙空肚子.一般卖猪的人家 在赶圩的这一天, 会早早地煮一锅猪 最喜欢吃的猪食, 把猪喂饱以后, 再抬 到圩上来卖.时间就是金钱, 在这里 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猪每屙一次屎, 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买家心里暗暗 高兴, 他在盘算这被折成肉价的屎可 以帮他省多少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