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5-04-17

70 岁, 因 躲债离家出走

30 多年了. " 王子健说, 他 立即根据这些信息上网查询, 并未发现 相符人员.后来, 老人无意中又说有个 弟弟叫 "阿海" , 在老家公安机关工作. 王子健立即与当地派出所联系, 得知当 地公安机关退休人员中确实有人叫 "阿海" , 但对方并不是老人的弟弟, 他们是同 村人, "阿明" 本名叫阿铭.经阿海牵线搭 桥,

1 月10 日, 王子健终于与老人的大儿 子郑先生取得联系.其实, 其子几十年来 一年在找父亲. 1月11日上午, 在王子健和村干部的 带领下, 郑先生等来到郑阿公蜗居的地方. 郑阿公说, 他是1947年生人, 老家在 温州洞头.当年他靠自己的努力做电器 生意, 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1984年, 由 于生意失败, 他欠下了一些外债, 还借了 亲戚不少钱, 重压之下, 他选择了极端的 方式――离家出走,这一走就是

33 年. 那时, 他的大儿子才15岁, 小儿子11岁, 家里还有两个女儿和年迈的父母, 但这一 切他都顾不得了. 从此以后, 郑阿公过上了流浪的生 活, 他坐火车来到了潍坊, 因为曾与这里 的企业有过生意往来, 相对比较熟悉. "无 论如何, 他都是我的父亲, 我要带他回家 过年. " 郑阿公的儿子说. 离别在即, 王子健不厌其烦地跟老人 交待着什么, 老人终于意识到确实是大儿 子来接他回家了, 两行浊泪涌出眼眶. 晚报记者 叶雄伟 通讯员 周晓晴 70岁洞头阿公 流浪33年 山东民警帮他回家 晚报讯 前几天, 平阳县公安局鳌江派 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 称发现了一名

3 岁 走失男童, 遂将男童带回派出所.之后, 民 警将男孩的信息发布到了鳌江微信警务室 内, 通过数百名微信警务室微友的爱心转 发, 只用了3分钟就找到了男童的外婆.

1 月13 日下午

5 时许, 鳌江派出所民警 接到群众求助电话称, 在鳌江镇海关路口有 一名走失男童.报警后, 民警立刻赶赴现 场, 由于男童无法说出父母的情况和家庭住 址, 民警只能先将男童带回派出所. 到派出所后, 民警多次尝试和男童沟 通, 男童除了能说出自己

3 岁, 小名叫轩轩 (化名) 外, 无法提供任何其家人信息.正在 一筹莫展之际, 民警想到可以利用鳌江派出 所内的警务微信群帮轩轩找家人.当天下 午5点25分, 民警将拍摄的轩轩的照片发至 鳌江微信警务室群内后, 立刻引来数百名微 友转发, 仅短短的

3 分钟便联系上轩轩的外 婆胡女士. 原来, 轩轩当天是和

10 岁的姑姑一起 外出玩耍, 但是不知何时走丢了, 幸好轩轩 外婆胡女士是微信警务室群内成员, 看到民 警发出的消息后才得知轩轩走失, 便连忙赶 来鳌江派出所.到达派出所后, 胡女士立刻 抱起轩轩连连向民警道谢. 据了解, 鳌江派出所类似的微信群有数 十个, 群内统一由派出所领导和社区民警进 行管理, 微信群涵盖了鳌江镇的各行各业. 自警务微信群成立以来, 鳌江镇派出所利用 微信与辖区群众沟通, 民警从中了解近期鳌 江镇的社会治安情况, 并针对群众提出的问 题进行解答, 从根本上实现警民零距离. 在此,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年关将至, 家 里有未成年人的家长应该多留心照看, 注意 安全.一些年幼的孩子, 家长们最好在他身 上放张纸条, 写上家庭地址或者家长联系方 式, 以便万一发生走失情况时, 可以及时与 家长取得联系.同时, 尽量别把孩子一个人 放在家里, 确保他们始终在大人的视线范围 内, 防止走失或出现意外. 晚报记者 陈培培 通讯员 范敏静 卓珊珊 微信警务室 "一呼百应"3分钟为迷路男童找到家人 警方提醒, 家长最好在年幼孩子身上留张纸条, 写上家庭地址或者家长联系方式 两名老人的不寻常回家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