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5-03-27
【内容摘要】 宋代是定窑形成独特风格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定窑的装饰艺术渐臻成 熟, 刻划花工艺饮誉当时.本文以墓葬和塔基出土的定窑刻划花瓷器为研究对象, 梳理了定 窑刻划花工艺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定窑刻划花工艺的演变轨迹, 探讨了定窑刻 划花工艺的源起, 分析了定窑刻划花工艺衰落的原因. 【关键词】 宋代 定窑 刻划花 定窑经过唐、 五代的发展, 到宋代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名列 五大名窑 之中. 相比于造 型, 宋代定窑在装饰方面的成就更加意义非凡.此前定窑也曾尝试过多种装饰方法, 堆、 贴、 剔等无所不用, 但始终未能从当时众多窑场中脱颖而出.宋代定窑工匠以瓷土为纸, 以竹木 为笔, 师法书画意匠, 创造了独特的装饰美学, 本文以刻划花为切入点, 梳理其发展的脉络, 归纳其发展的规律, 以期深入对定窑的认识. 一 出土的刻划花定器 各级单位对定窑有过不同程度的发掘, 但还没有系统的考古报告, 从而局限了对定窑的 全面认识. 所幸随着出土器物的增多, 使深入的研究成为可能. 现以年代早晚为序, 将定窑刻 划花器物排列如下:

(一) 河北定县宋代塔基[1] 揭示之定器 五号塔基: 白釉龙首莲纹净瓶.高25.1 厘米, 腹径 10.7 厘米, 足径 6.7 厘米, 细长颈, 圆肩, 鼓腹, 圈足, 龙首形短流.细长颈中部作相轮状圆盘, 相轮饰弦纹;

瓶腹刻绘仰覆莲瓣纹;

肩塑龙 宋代定窑刻划花瓷器研究赵凡奇

66 首短流. 白釉 官 款对蝉纹碟.高3厘米, 口径 12.8 厘米, 底径 8.5 厘米.六曲花式敞口, 斜腹略 鼓, 平底.内底划饰工整纤细的对蝉纹. 白釉莲纹 孟 字款碗.高7.4 厘米, 口径

22 厘米, 底径

9 厘米.碗直口微内敛, 圆唇, 斜 腹下内收, 厚圈足外撇.外壁刻仰莲纹三重, 立体感较强, 刀法娴熟. 白釉 官 款莲纹碗.高8.3 厘米, 口径 19.5 厘米, 足径

7 厘米.敞口, 深腹斜下收, 矮圈 足.外壁刻两重莲瓣纹, 颇有立体感. 六号塔基: 白釉龙首莲纹大净瓶. 高60.5 厘米, 腹径 19.1 厘米, 足径 10.1 厘米. 瓶细长颈, 鼓腹, 瘦高, 卧足, 龙首短流. 细长颈上为仰覆莲瓣纹, 中部为覆莲纹相轮状圆盘, 下部为粗弦纹. 肩部 刻仰覆莲瓣纹三重, 上腹为缠枝花一周, 下腹刻仰莲四重. 白釉莲纹金装长颈瓶.高17.9 厘米, 口径

6 厘米, 底径 8.9 厘米.侈口, 长直颈, 圆鼓腹, 大圈足;

颈饰弦纹, 肩饰菊纹;

腹刻仰莲三重, 花瓣修长, 富于立体感. 白釉划花瓶.圆唇小口, 短直颈, 圆鼓腹, 圈足.肩部饰二周弦纹, 三朵云气纹;

腹部饰四 朵云气纹. 白釉 官 款莲纹盖罐. 盖为斗笠式, 宝珠钮, 盖面饰弦纹. 罐直口, 鼓腹, 广肩下折, 卧足. 肩刻莲纹两重, 腹刻三层仰莲.

(二) 叶茂台辽墓[2] 揭示之定器 官 款鎏金银扣花式白瓷碗. 高4.6 厘米, 口径 15.6 厘米, 足径 9.8 厘米. 口作六出花瓣 式, 镶以宽边鎏金银扣.圈足外侈, 挖足较浅.碗内平底, 划飞凤纹和卷云纹, 线条流畅, 外底 划一行书体 官 字.

(三) 辽宁北票水泉一号辽墓[3] 揭示之定器 定窑白釉莲花带盖注壶.通高

22 厘米, 口径

5 厘米, 腹径 14.2 厘米, 底径 9.6 厘米.直口, 管状颈, 广肩, 鼓腹圈足, 平底, 弧形把, 塔式盖, 盖与把相对处有并排双孔. 器身饰雕刻花 瓣纹和鸟羽纹. 定窑白釉莲花盖罐. 通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