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5-02-19

0 V n ? ? =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闸基渗流模型的设计 ? 闸基渗流模型的设计

9 几何相似(模型比尺1:100)

9 边界条件相似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流网的性质 ? 流网的性质 (1)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相等;

(1)任意两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相等;

(2)任意两相邻流线间的单位渗流量相等;

(3)流网是相互正交的网格;

(3)流网是相互正交的网格;

(4)流网为曲边正方形.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渗流区的单宽流量: 参数: m ―流层总数;

n ―等势线间隔数;

? 渗流区的单宽流量: m q m q kH = Δ = k ―渗透系数;

H ―上下游水头差;

Δl ―网格的平均流线长度;

γ 液体容重;

? 渗流区各点的渗透流速: q m q kH n = Δ = γ―液体容重;

Ω1 ― h 分布图面积;

?2 ― y 分布图面积. ? 渗流区各点的渗透流速: kH u kJ n l = = Δ

1 H H ? 单宽渗透总压力: n l Δ

1 Ω

2 Ω

1 H

2 H

1 2 ( ) P γ = Ω + Ω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 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 数字交流毫伏表 + _ 闸底板 测针探头 电模拟盘 渗透系数 k =

0 001cm/s 上下游水头差 H =

10 m 渗透系数 k 0.001cm/s 上下游水头差 H

10 m 模型比尺λ= 1:100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将模型绘制在方格纸上. ? 将模型绘制在方格纸上. ? 调平电模拟盘,注入约1 厘米厚的电解液. ? 连接仪器线路,经检验接线正确后方可接通功 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交流毫伏表的电源. 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交流毫伏表的电源. ? 上游给定10V 的电压,然后每隔1V 的测定

1 条等势线,每条线上测5点,在方格纸上记录 条等势线,每条线上测5点,在方格纸上记录 其坐标. ? 根据测点画出等势线,并绘制流线、计算渗流 参数. 实验提示 实验提示 为了计算建筑物底面上的渗透压力,应多测一 ? 为了计算建筑物底面上的渗透压力,应多测一 些靠近底面上的电压分布值,尤其是轮廓线的 转折点,一般都要测到. 转折点,一般都要测到. ? 在测等势线时,在靠近建筑物处测点分置的密 一些,每条等势线要测5个点. ? 实验结束后,请关闭仪器电源,折掉连接线, 实验结束后,请关闭仪器电源,折掉连接线, 将模拟盘中的水倒掉,并将其倒扣在桌面上.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