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5-02-13

500 天》 , 从 中汲取一点来自南极的能量, 用其景洗洗眼, 用其情养 养心. 《 坏血》 [美] 约翰 ・ 卡雷鲁 著 成起宏 译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场价值近百亿美元的骗局如 何被精心打造?一个毫无医学背景 的斯坦福辍学生缘何能蒙骗住一众 美国政商界大佬?两届普利策新闻 奖得主约翰・卡雷鲁不畏威胁、 追踪, 以冷静的笔触和完整的细节, 揭露了 这个自安然公司之后规模最大的企 业诈骗案内幕. 《 反思经济制裁》 [美] 加利 ・ 克莱德 ・ 霍夫 著 杜涛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为一种外交制裁手段, 经济制 裁自20 世纪早期以来就经常被使用.与军事打击不同, 它被认为是静 悄悄的、 非武器暴力的, 但所导致的结 果往往是高度致命的.轻则让被制裁 国的贸易衰退、 经济停滞, 重则让其经 济崩溃、 失业率上涨, 甚至由此引发社 会与政治震荡. 《反思经济制裁》 一书要解决的, 是在经济制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事实 的情况下, 去探究它的政治经济学逻 辑, 比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可能被 迫启动, 制裁与被制裁的产业结构、 贸 易状况将如何影响结果, 并回答为何 有的能成功, 有的会失败.该书三度 再版, 是经济制裁领域的高引用之作. 《 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 ――艺术史中的风格与分类》 罗伯特 ・ 贝格利 著 王海城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西方学界关于商代青铜器应如何 分期, 曾在高本汉和罗越间有过一场 旷日持久的论战. 高、 罗论战的年代, 所有确知年代 的商代青铜器均来自安阳遗址 (公元 前13-前11 世纪) .上世纪

50 年代以 来, 随着更多确知年代的青铜器出土 于偃师二里头文化 (公元前

15 世纪之 前) 和郑州二里岗文化 (公元前 15-前14 世纪) 等处, 罗越的分期得到考古 证据的坐实;

但落败的高本汉所采取 的分类统计方法仍为许多学者尊奉. 本书作者详细检视了高、 罗二人所用 方法, 指出高本汉貌似科学的方法存 在致命的疏漏;

而罗越的方法虽被不 少人视为凭借直觉的判断, 却有其深 刻的道理和依据. 问: 在台风的风眼扔一颗原子弹会怎么样? 答: 应该没什么影响, 原子弹的冲击波范围也就十几千 米吧.一个大点的台风风眼直径动辄二三十千米, 更不要 说外围几百上千千米的气旋了.原子弹连风眼都填不满. 大自然说, 你们人类完全不够看啊! 我知道, 这肯定不是你们想要的答案.那我们来脑补 一个特别特别大的原子弹和一场小型台风吧! 首先台风眼是地表的低气压中心.大气从四面八方流 向风眼, 然后在风眼外围洒向高空.在那里丢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释放的大量热量会使台风中心的气压短时间升高. 这使得台风短时间减弱.然而这并没有用, 热空气会迅速 往上层大气涌, 这又加剧了地表的低气压, 于是更猛烈的台 风即将产生. 所以, 核弹对台风是完全没有办法的.这是螳臂当车 呀, 砸颗小行星说不定有用. 记者点评: 当年梁羽生在某本武侠小说里写过, 大侠发 觉岛上火山要爆发, 决心用绝世武功凿开隧道, 引海水浇灭 火山……显然大侠没有学过物理. 问: 我们穿越回古代 (比如秦朝) 能发电吗? 答: 为了这个问题, 物理君专门跑去翻了 《史记》 , 这真 是太为难理科生了. 首先, 秦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生铁冶 炼技术始于春秋后期, 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种电化学活性不同 的金属――青铜和铁, 理论上就有了制造原电池的可能性. 当然, 光有金属电极还不行, 还要有酸和盐组成的电解 液.这在秦朝还真不一定有, 因为常见的酸性植物, 番茄 啊, 柠檬啊, 那时都还没引进, 唯一本地产的柑橘又在南方, 而中国的南方大开发还要等到三国和南北朝时期.好在我 查了一下, 发现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句话 原来出自 《晏子春秋 ・ 内篇杂下》 .我顺手还发现原来春秋 时我们就已经有醋了!所以酸液也有了!因此, 在秦朝, 虽 然电灯泡是完全没有机会造出来的, 不过电池可能真的能 造出来哦. 这还没完, 秦朝有没有磁铁这个事情似乎还没有定 论, 但磁铁是可以造的.将铁粉部分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然后烧结成块材, 再让它缓慢降温到居里点以下, 这样它 就可以在地磁场的诱导下成为一个比较弱的磁铁.这样, 有了磁铁, 有了铁铜做的导线 (当然那时的铁铜有可能延 展性差, 不足以制成线, 不过无妨, 不行我们就用金嘛) , 彼 时蜀郡郡守李冰正在兴修都江堰, 当时的人有一定的水利 工程能力……那么你懂的. 记者点评: 解答了一个物理问题, 运用了很多史学知 识, 最后结果是多了一个穿越小说题材―― 《我在秦朝修水 电站》 . 不管写诗或是读诗, 在当下应该都是小众的事业.或 许正因为如此, 好多诗歌相反保持纯粹、 雅致的本性和品 质. 《有声诗歌三百首》 (上、 下卷) (以下简称 《三百首》 , 余笑 忠、 亦来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个选本呈献给 读者的, 就是扎扎实实三百份惊喜.我认真读完了其中的 每一首诗作, 有时一边听着朗诵, 一边读着诗行.从我的阅 读感受看, 这些诗当得起 好诗 的评价. 《三百首》 选的是 真正 的诗.什么是 真正 的诗?我 觉得, 这样的诗至少需包含以下三个因素: 有思想、 有感情、 有适合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说, 它必须来自诗人的内心, 能 直击人的心灵.凡是应景的、 敷衍的、 为写作而写作的、 外 表简单粗糙的诗作, 都不能称为真正的、 纯粹的诗.以此去 衡量 《三百首》 中的诗作, 它们中的绝大部分, 达到了这个要 求.罗马尼亚女诗人布兰迪亚娜的 《父母》 , 这是一首朴素 的诗, 写父母尽心尽力把我们抚养大, 然后悄悄留在后 面, /通常一点也不打扰我们 .他们常常觉得为孩子们做 得太少, 不配当我们的父母 .等他们老了, 他们终于疲 惫不堪, 但依然毫不迟疑地, /坐在地上, 甘当我们的根 基 .用的都是最常见的词语, 但诗人精心建构, 步步为营, 又冷峻、 又深湛、 又丰沛, 把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表现得淋漓 尽致, 让人读后非常感动.再如捷克诗人赫鲁伯的 《拿破 仑》 .这是一首富于童趣的诗.历史课上, 老师问拿破仑是 什么时候出生的、 一生做了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诗人用了 四小节的篇幅, 完成了上面的铺垫.然后, 关键的两节出现 了: 我们的卖肉人曾经有一条狗, /弗兰克说, /它的名字叫 拿破仑, /卖肉人经常打它, /那只狗/一年前/死于饥饿.// 此刻所有的孩子都感到悲哀, /为拿破仑. 这才是诗人想表 达的.在孩子们眼中, 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不重要, 那条叫 拿破仑 的狗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因为切近的生命最叫人 悲悯.设置这样一个对比, 看似平常与不经意, 但不是老练 的诗人写不出来, 里面蕴含着极精湛的诗歌艺术.随意列 举的这两首诗, 可看出编选者的匠心和眼光, 看出他们的美 学趣味. 选让人感到亲切的诗, 是 《三百首》 的又一个特点.美 好的诗歌总是贴近人的内心, 贴近日常生活.人们能在诗 歌中看到自己、 听到心灵深处的回声, 引起共鸣.比如, 作 者大解在 《百年之后》 中, 假想两口子最终死去, 躺在棺材 里, 像新婚一样躺在一起/是多么安宁 .这时一切恩怨都 已平息, 不用再担心生活中的变故和伤害, 诗人醒悟了, 时 间宽恕了我们 让我们安息/又一再地催促万物重复我们的 命运 .这是历经沧桑之后的感悟, 这是平淡而又深沉的人 间爱情.又如, 唐果的 《蚂蚁》 写了观察蚂蚁的行为, 从蚂蚁 的活动中, 诗人体会到蚂蚁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是相通的. 它们有的抱在一起, 啊!太像人了/有的两只垒在一起, 啊!太像人了 啊!太像人了!有一只蚂蚁离蚁群较远/ 一副不与凡俗为伍的样子, 真是太像人了 .这些画面感很 强的诗句, 是不是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看蚂蚁的情景?是不 是觉得诗人的感叹真是那么回事? 每首诗都凝结着作者的生活经验, 或是书写一次旅行, 或是表现一次聚会, 对于我们都不陌生.每首诗都配有朗 诵, 但没有一首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情感猛烈、 排山倒海似的 朗诵诗 .不多的几首与政治有关的诗, 抒情也非常克制, 舒缓、 顿挫、 从容, 流泻出一种沉郁的力量.像东篱的 《一位 瓦全者的母亲》 , 叙事非常精致. 九一八 事变后, 时任辽宁 省政府主席的臧某被日军俘虏, 他母亲利用送饭的机会, 给 儿子送了鸦片, 让他自杀.但他怕死, 当了汉奸, 求得 瓦全 .母亲不愿失掉民族大节, 然后换上一件旧而干净的 素花旗袍/挽了挽发髻/在平静地躺在床上之前/轻轻地合 上窗帘/把翻滚的乌云挡在窗外 .这是母亲的最后时节, 她吞食鸦片自杀了.叙述冷静而有耐心, 不是呐喊, 不是狂 风暴雨, 但让人感到深入骨髓的疼痛. 三百首 , 三百朵风格不同的花.编选者的眼光是广 博的、 包容的.选本中的诗歌, 超越了地域、 性别、 时代、 流 派等限制.对冰心, 选了她的 《致辞》 , 没有选 《纸船》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