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2015-01-18

19 个国家的人胚胎干细胞科学家合作,开展了一项全球最大规模的人胚 胎干细胞遗传变异研究.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研究者针对

125 株人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完整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这些具有自 我更新和分化全能性的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共有的遗传突变、 缺失和扩增, 其中4个特定染色体

1 号、12 号、17 号以及

20 号最容易产生变异.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了第

20 条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 DNA 序列扩增频率最高,并锁定了该区域内的单个候选基因 BCL2L1,突 变后过度表达 BCL2L1 的细胞在培养中逐渐拥有生长优势.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所金颖课题组与瑞金医院教授冯云开展合作研究,已建立

7 株人胚胎干细胞系(其中

3 株在无动物源成分的条件下建立),并已向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课 题组提供人胚胎干细胞系. 他们所建立的中国人种胚胎干细胞系 SHhES1 和SHhES2 参加了该项国 际百株人胚胎干细胞遗传变异研究. 这些宝贵的细胞资源既丰富了研究的覆盖面, 同时研究数据 本身也为进一步分析、 并向国际干细胞研究组织提供培养过程中中国人种特异的遗传突变提供了 可能. 新药研究获突破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子春教授课题组近日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研究上接连获得突破性进展: 他们与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抗肿瘤新药―― 肿瘤靶向性细胞凋亡诱导剂药物 获得药物化合物专利授权, 已进入中试生产工艺阶段;

同时, 双方先期合作的一类新药―― 靶向性抗血栓蛋白药物 目前正在申报临床批文. 肿瘤靶向性细胞凋亡诱导剂药物 和目前正在国内外开展研究 II、 III 期临床试验的同类 抗肿瘤药物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让药物主要集中到肿瘤组织里去, 只在肿瘤里起作用 ,从 而把药物对身体其他组织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通过和国际上类似药物进行比较, 华子春课题组研 制的药物只用国际同类药物的不足 1/3 剂量就可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我国第

22 航次大洋科考实现十大突破 大洋一号 科考船圆满完成第

22 航次大洋科考,实现了十大突破.此次科考发现了

16 处海底热液区,南大西洋

5 个,东太平洋

11 个;

其中在南大西洋发现的一处热液区是目前世界 在南大西洋洋中脊发现的最南端热液区, 并首次在南大西洋捕获了疑似新物种深海鱼和大量盲虾 等热液生物,对热液区生态学研究意义重大. 此外, 科考人员首次获得不同深度水体中的微生物滤膜样品和大空间尺度不同环境的基因资 源样品, 为深海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基因资源获取提供了珍贵样品;

首次获取了多金属结核环境 特别受关注区内大范围、多站位、全深度的环境数据及生物和微生物样品. 同时, 科学家首次在中印度洋获取了密集的环境参数, 为印尼贯穿流对印度洋环流及气候影 响研究提供了关键实测资料;

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布放深海综合锚系浮标观测系统, 连续采集的气 象要素通过卫星实时传输;

在东太平洋海隆布放并成功回收了深海锚系,获得了热液区长达

111 天的资料. 科考人员还首次使用无人缆控潜水器完成南大西洋非活动硫化物新区探测并取样, 标志我国 大洋科考机器人实用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