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2014-12-30

4 页版次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标题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王旭发布日期

2016 年7月1日第七条 有机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 1.实验前应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充分应熟悉实验中的各种试剂的理化性质、腐蚀性、毒性、危 险性,并正确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和化解各种危险因素. 2.进入有机实验室后,首先开灯,然后开启实验室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所有有机实 验,应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中间试验台上进行;

特别是有毒、腐蚀性和有异味物质的实验,必 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实验正常进行时,应将通风柜门拉下至合理位置.使用有毒、腐蚀性和 有异味试剂时,必须戴手套操作.有其它安全要求的,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其它安全防护. 3.有机实验室尽量避免使用电炉等明火.如需加热,应先检查周围及实验室有机溶剂的存放情况 和通风,采取水浴加热确保实验操作安全可控,防止意外发生.禁止在有机实验室进行过氧化物 的浓缩、加热等操作及类似易爆物质的危险操作. 第八条 有毒物质的安全作业指导 1.有毒、腐蚀、易挥发物质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进行有毒、腐蚀物质的试验时,必须穿 工作服、戴口罩或防毒面罩、手套.试验后要洗手,试验中禁止饮食、吸烟. 2.工作人员的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物质的操作工作,尤其是氰化物的操作.禁 止用实验室内的任何容器盛放饮料和其它食物.处理无名药品时,不许用口尝.如需以鼻鉴别, 可用手掌在药品表面上方向脸部扇动嗅.有毒液体、产生的污水或其它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在取样 时只能用器具吸取. 3.所有使用过含毒物的溶液,必须作一定安全处理,合乎排放标准后再排放,然后仔细清洗仪器 和工作场地.遇到毒性强烈的物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第九条 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剂的安全作业指导 1.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高筒胶鞋.搬运 酸、碱前,应仔细检查装运器具的强度、容器的密封性、容器固定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2.移注酸、碱时,应仔细检查要用虹吸管(不准直接用嘴造成虹吸),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 溶液溅出伤人.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件编号 ZJKX-S-01-2016 页号第3页共

4 页版次第一版第

0 次修改 标题实验室安全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王旭发布日期

2016 年7月1日3.酸、碱液体,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移液管等器具时可用量筒量取.开启盛溴、过氧化氢、 氢氟酸、氨水和其它苛性溶液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 4.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将酸注入.禁止将水注入酸内.拿取活泼 性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在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磁勺采取. 5.废酸、废碱必须倒在专门的容器内,容器应放在安全的地方.如腐蚀性物质接触到皮肤时,应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第十条 易燃、易爆化学品作业指导 1.禁止将易燃易爆的物品放置在明火附近和试验地点附近. 2.易爆化学物品和气体钢瓶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碰撞、拖拉和倾倒. 3.在蒸馏或升华实验中使用易燃物质时注意事项: 3.1 禁止使用明火加热,加热可用水浴器、电热板或电砂浴,周围也不应有明火. 3.2 试验仪器应当严密不漏 3.3 工作地点通风良好,四周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3.4 工作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4.严格控制在实验室内存放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总量,不得大量存放.随取随用,用后送回专门 的储放地点. 5.遇水易着火的物品(如黄磷、过氧化钠等)禁止丢入废物桶内.凡易起火的物品(如废油、有 机溶剂等)应集中在专门的容器内,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乱放. 第十一条 安全用电作业指导 1.在工作需要时开灯,人离办公室必须随手关灯,对电风扇、电热板要严格管理,做到人离电断, 严禁白天黑夜开着. 2.电源插座及用电设备周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