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牛牛小龙人 2014-12-22

20 年的镰刀, 不知道被父亲磨 过多少次.我还常常想起小时候, 父亲每一 次在磨石上磨过镰刀, 在清水里洗过之后, 习 惯用手指去感受刀刃的锋利.他凝视刀锋的 目光是那样的慈祥, 透出一股亲切, 一股力 量, 仿佛是凝视一个伙伴, 甚至一个孩子.用 这把镰刀, 父亲养育了我们, 这也蕴含了他一 生的希望. 跟了哥哥十几年的锄头, 也已经细小了, 那是哥哥回家务农之后使用的第一把锄头. 初中毕业之后, 看着病在家里的父亲, 哥哥放 弃了自己求学的梦想, 选择回家务农.瘦小 的他在村头的铁匠炉打制了一把比大人的小 一些的锄头.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十 几年的劳作, 锄头已有些斑驳. 哥哥使用过的每一把镰刀, 割草的, 割柴 的, 甚至割水稻的, 让哥哥单调的日子多了一 些色彩.此刻, 哥哥使用过的所有农具和他 流逝的青春, 都静静地凝固在这里, 凝固着哥 哥的希望与父亲的期待.哥哥习惯没有事情 的时候坐在小屋中, 跟这些农具静静地坐一 会, 追寻昔日的感觉: 那些农具依旧在田野上 行走, 那些庄稼, 依旧在他的肩头生长, 鲜活 的蓬勃的青春依旧没有离去. 在仓房的门口摆放着一个石碾, 是上好 的大青石打磨的.大青石是做石匠的姥爷从 几十里外的山上, 用几头牛拉的爬犁拉回来 的.那年母亲才

6 岁.之后, 尽管有人曾出高 价买这块青石, 姥爷却一直没有动心.后来, 他把青石造成石碾, 送给女儿做嫁妆.在父 亲家破旧的三间草屋旁, 人们精心地平整出 一块地方, 安置好这座石碾, 这是小村的第一 块石碾.石碾隆隆的滚动声, 让这个小村有 了活力.村里的人于是习惯在石碾上加工粮食 ……40年后, 村里的电磨开始轰鸣, 没有人再用 石碾碾粮食.石碾留给了村里人吱吱呀呀的记 忆.有一天, 一个城里人想买走它, 做什么用, 城里人没有说.母亲犹豫了一夜, 最终还是没 有卖, 她说, 这东西留着就是一个念想. (本文为 我和我的祖国 征文《民 族文学》 征集稿件) 家有 农具博物馆 冯金彦 本版责编: 张彦春 吴凯王永战 王厚鑫 (上图, 左一, 资料照片) , 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特 警支队三大队排爆民警, 实战技能型狙击排爆类专家.

17 年排爆生涯、

62 次涉爆现场排爆, 获二等功、 全国模 范军队转业干部 、

2018 年度 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 等荣 誉.57 岁的王厚鑫至今依然战斗在排爆一线, 他和战友们面 对生死考验毫不退缩, 以人民的利益、 人民公安的职责为最 高使命, 用生命守卫人民群众的安全.

1981 年, 王厚鑫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的

21 年间, 王厚 鑫历任工兵排长、 连长、 营长、 工兵科长, 一直与爆炸物打交 道.面对爆炸物, 他能凭借经验准确地预估爆炸后果, 处置 时有比别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002 年, 王厚鑫从部队转业, 成为金华市看守所的一名 民警.当时, 金华市公安局正寻找排爆专业相关的人才, 市 局领导在检查工作时看到王厚鑫的履历, 希望他能发挥在部 队的特长, 从事排爆专业.得知又可以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 了, 王厚鑫说: 服从组织安排, 这是军人应有的品质, 这次我 选择了当一名排爆警察. 就这样, 王厚鑫于........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