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4-12-17
75 2012年(下) 林老师的讲课和查功,她一大早冒雪从城 里亲戚家赶回,还转了好几次车.

在新气功学习班结业典礼上,老人怀 着兴奋的心情,作了典型发言.那天,我 坐在下面,听着听着,我忽然觉得眼前的 老人,多么像我在西山养病时见过的那 棵千年古杏:世代的浩劫,风雨的侵袭, 使它的躯干虽已伤痕累累;

然而,历尽千 年,它却依旧是那样郁郁葱葱、生机盎 然…… 不久前一天,我正在屋中看书,忽听 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我愣住了――是朱 奶奶! 老人拄着拐杖,喘着气,从公寓到明 斋,走了几里地,又上三楼.她一是来看 望,二是来送我两样补品,说是对我身体 有益,执意叫我收下. 送老人走后,我凝视着那两样补品, 热泪盈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不是一 份普通的礼物,而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给一个在十年浩劫中身心备受摧残的年轻 人留下的一颗最慈爱的心啊! 刹时,我心里一热,眼前一亮,一 个美好的感觉倏地从我胸中升起――我 也有奶奶了,而且是一位那样可敬可爱 的奶奶! 2012年是我入学的60年.一个甲子在 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对于人生可是 一漫长的历程.从1952―1957在清华园里 的学海生涯,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 的五年.它奠定了我的一生! 幼年立志投考清华 1935年我出生于广东梅县(现梅州) 一个山村.十岁时在家中藏书室发现一个 国立清华大学的小旗,父亲告知那是叔叔 在读书时赴南京请愿用过的,当年二哥在 西南联大念书.从那年起我便下定决心, 要好好读书以便能考入清华,将来做个科 学家或工程师,报效国家.1952年在省立 金山中学毕业后,赴汕头参加全国高校统 一招考.拿到报名表格,才知道清华已不 设物理系和数学系,只有工科院系.而机 械系在清华招生排名中列为首位.当时的 认识:要强国就要发展重工业,而机械工 业是重工业的心脏.于是把清华的机械系 作为报考的第一志愿.当年整个汕头考区 一个甲子的心境与历程 钟世欣(1957机械) 钟世欣学长我与清华

76 清华校友通讯 (九县一市)考入清华的仅有二人,另一 人为同校的陈勉己(他现在是全国优秀科 技工作者,获五一劳动奖章).开学后即 面临分科和分专业,当时我和陈都选择铸 造专业. 在清华园里受熏陶 在清华园,有幸能聆听名师级的课 程,如赵访熊先生的高等数学(其中钱伟 长先生还讲过一堂微分方程的课);

杜庆 华先生的材料力学;

郑林庆先生的机械零 件与课程设计;

以及王遵明先生的铸造合 金.扎实的基础课学习和导师的身教言教 的严谨的治学作风,潜移默化中造就学子 的理论联系实际与独立思考能力.感谢清 华园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它是我漫长的寒 暑假中最理想的安身与留连之所,它扩大 与增长了我的知识领域.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课程设计.题 目为《15吨电动钢绳铰车》,指导老师是 郑林庆教授.理论计算内容普通,是材料 力学和机械零件中已学过的知识.当时的 参考图册来自苏联,铰车的底座均为型钢 焊接结构;

我考虑到国情:钢材缺乏且昂 贵,根据在 金属工学 课学到的知识改 为铸铁底座,并在外形上作适当的美化. 我的首次设计获得了郑先生的赞许.并在 课程设计答辩时作为例子,强调工程设计 一定要作综合技术经济分析.1956年校庆 时,在机械零件教研组的教学成果展览室 中,当我看到自己的设计总图挂在墙上 时,顿时感到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 在我后来的工程设计中,我始终遵从着老 师教导的 理论联系实际与进行技术经济 分析 的原则. 1957年的毕业分配,那时大鸣大放在 进行中,我认为工作做得还是很细致的. 毕业前半年,国务院专家局发下一个工作 意向调查表,准毕业生可按个人意向填写 希望就业的工作地与工作单位.待正式分 配前,公布具体的工作单位名称,供大家 按此填报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