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n灬不离不弃灬 2019-07-29
D DB BJ 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 ******―201* 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 Hunan province ( 征求意见稿)201*-**-**发布 2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 Hunan province DBJ ******―201* 批准部门: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年 *月 *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 北京前言本标准主编单位: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1总则.

1

2 术语.4

3 基本规定.6 3.1 一般规定.6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8

4 节地与室外环境.16 4.1 控制项.16 4.2 评分项.30

5 节能与能源利用.48 5.1 控制项.48 5.2 评分项.66

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00 6.1 控制项.100 6.2 评分项.105

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18 7.1 控制项.118 7.2 评分项.121

8 室内环境质量.140 8.1 控制项.140 8.2 评分项.161

9 施工管理.176 9.1 控制项.176 9.2 评分项.182

10 运营管理.218 10.1 控制项.218 10.2 评分项.222

11 提高与创新.238 11.1 一般规定.238 11.2 加分项.238 附录 A 评价评分表――设计阶段.259 A.1 居住建筑.259 A.2 公共建筑.281 附录 B 评价评分表――运行阶段.303 B.1 居住建筑.303 B.2 公共建筑.312 附录 C 评价评分表――提高与创新.320

1 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绿色建筑 健康快速发展,规范本省绿色建筑的评价,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GB/T 50378,结合本省特点,制定本标准. 【说明】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 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 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应贯彻执行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由于我省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 展、社会人文等都有着差异,评价绿色建筑时,应注重地域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 分考虑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地理、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本标准的 目的是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本标准的前一版本《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 43/T004-2010(以下称《标准》

2010 年版)是总结我省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家《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GB/T 50378-2006 先进经验制定的我省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 标准. 该标准明确了我省绿色建筑的定义、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确立了以 四节一环保 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和评价体系.自2010 年发布实施以来,已经成为我省各 级、各类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和编制的重要基础,有效指导了我省的绿色建筑实践工作.截至2016 年11 月底,湖南省取得绿色建筑标识总数量

213 个(其中设计标识

210 个,运行 标识

3 个;

居住建筑

85 个,建筑面积约 1515.71 万平米,公共建筑

126 个,建筑面积约 901.89 万平米,工业建筑

2 个,建筑面积约 113.70 万平米;

一星级项目

154 项,建筑面 积1868.48 万平米,二星级项目

42 项,建筑面积 441.08 万平米,三星级项目

17 项,建筑 面积 221.74 万平米) ,累计建筑面积约 2531.3 万平米. 十二五 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2014 年4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 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2015 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与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相配合的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建科[2015]108 号;

随着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 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 《标准》2010 年版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我省绿色

2 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 因此根据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的要求, 由湖南省建筑设 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其进行了修订.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说明】 建筑因使用功能不同,其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标准》2010 年版 侧重于评价总量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资源消耗较多的办公建筑、 商场建筑、 旅馆建 筑.本次修订, 《标准》的适用范围,由《标准》2010 年版中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 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主要考虑如下:

1、由近些年的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实践来看,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 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截至

2016 年11 月底,湖南省取得绿色建 筑标识总数量

213 个(其中设计标识

210 个,运行标识

3 个;

居住建筑

85 个,建筑面积 约1515.71 万平米,公共建筑

126 个,建筑面积约 901.89 万平米,工业建筑

2 个,建筑面 积约 113.70 万平米;

一星级项目

154 项,建筑面积 1868.48 万平米,二星级项目

42 项, 建筑面积 441.08 万平米,三星级项目

17 项,建筑面积 221.74 万平米) ,累计建筑面积约 2531.3 万平米.

2、近些年我国先后发布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GB/T50908-

2013、 《绿色商店 建筑评价标准》GB/T51100-

2015、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2015 等针对特定 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标准》对包括上述建筑类型在内的各类民用建筑予以统 筹考虑, 必将有助于各标准之间的协调, 形成一个既各有特色又相对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体系.对特定类型公共建筑进行评价时,应以本标准为主进行评价,同时还应满足诸 如上述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

3、为检验本标准的适用性,编制组在修订编制过程中开展了项目试评工作,纳入了

2 个医疗卫生类、2 个酒店公寓类、6 个办公类、8 个商业综合类、9 个学校教育类以及

13 个住宅类建筑,初步验证了本标准对各类型民用建筑的适用性.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3 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说明】 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建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针对本省各地区在气候、环境、 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 更应该强调因地制宜. 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应综合考量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条件和 特点.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行使用及最终的拆除,构成一个全寿命期.本次 修订,基本实现了对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阶段的覆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 护环境(四节一环保)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评价的核心内容.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 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 建筑功能要求, 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进行评价时, 要综合考虑, 统筹兼顾, 总体平衡. 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法 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说明】 符合国家、 行业及地方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是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前提条件. 《标准》 重点在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进行评价, 并未涵盖通常建筑物所应有的全部功能和性 能要求, 如结构安全、 防火安全等, 故参与评价的建筑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当然,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也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另外,绿色建筑项目应综合考虑场地环境条件、项目自身需求等,合理采用适宜的设 计策略及技术措施,不应存在严重的方案及设计缺陷,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遮阳等被动式技术,避免工程项目需采用 大量主动式技术弥补的技术方案;

2、不应设计有大量装饰性构件、无功能作用的异形建筑,造成严重的材料资源浪费;

3、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应合理设计,避免采用与建筑用能需求明显矛盾的设计方 案;

4、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4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 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 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 是城 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通风架空率 ventilation area ratio 架空层中,净高超过 2.5m 的可穿越式通风部分的建筑面积占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 . 2.0.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annual runoff volume capture ratio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 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5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6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7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8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5 2.0.9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6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 3.1.1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 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 行评价. 【说明】 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 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的单栋建筑进行评价 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该工程项目设定的(如住区的绿地率) ,或该工程项目中其 他建筑也采用了相同的技术方案(如再生水利用) ,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 建筑群是指由位置毗邻、权属相同、功能相近、技术体系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及以上单 体建筑组成的群体.常见的建筑群有居住建筑群、公共建筑群.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 可先按建筑类型、建筑高度、采用技术体系等进行分类,并按本标准对各类型建筑分别进 行评价, 得到各类型建筑的总得分, 再按各类型建筑的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 的总得分,最后按建筑群的总得分确定建筑群的绿色建筑等级. 参评建筑本身不得为临时建筑(如集装箱建筑等) ,且应为完整的建筑,不得从中剔 除部分区域.无论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 指标所覆盖的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域的边界应选取合理、口径一致、能够完 整围合. 常见的系统性、 整体性指标主要有: 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 3.1.2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 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物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 用一年后进行.绿色建筑的竣工验收应根据设计评价的内容进行复核. 【说明】

7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 》 (建科综[2008]61 号)中,已明确将绿色 建筑评价标识分为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和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而且,经过多年 的工作实践, 证明了这种分阶段评价的可行性, 以及对于推广绿色建筑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