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4-11-04

要把与用户结合放在 首位, 以应用推动研究;

要结合国家有关规划 形成系统布局, 抓住机遇, 不图虚名, 走出一 条工程实验室发展的路子来. 占领碳纤维技术高地 近几年来,碳纤维制备 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围绕航 空、 航天、 能源、 交通等领域 的重大战略任务与重点工程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迫切需 求,建立碳纤维制备工程化 技术平台, 开展丙烯腈聚合、 原丝纺制、氧化碳化后处理 等工程化技术研究,研制了 聚合反应器、 纺丝专业设备、 氧化炉、 高温炭化炉、 石墨化 炉等关键设备,开发自主知 识产权的碳纤维制备工艺和 配套材料并形成成套技术和 应用评价体系.

2009 年, 由该实验室的中 试基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 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研 发生产的宇航级 T300 碳纤维 实现工艺定型和稳定供货, 这 一技术突破了日本、 美国等发 达国家的技术与市场垄断壁 垒, 实现了尖端领域碳纤维的 国产化保障, 满足了国家重大 需求.此后, 实验室又相继突 破了 T

700、 T800 碳纤维产业 化技术, 为国家尖端领域重要 装备的研究和生产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高性能碳纤维的稳定量产和新产品 的不断研发,将会极大地促进国产碳纤维及复 合材料领域的发展,促进新材料领域产业的升 级,同时也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 有益探索. 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抓住国 家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的契机, 采用先进技术建设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加快高 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项目的建设,推动高性 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业化技术和产品的发 展. 吕春祥介绍, 实验室技术先后支持中科院 山西煤化所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河南永 煤碳纤维有限公司、常州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泰先新材料 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设了 T

300、 T

700、 T800 碳纤维工程化研究平台和产业化基地,提升了 我国在碳纤维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能 力, 对满足关键领域用碳纤维的国产化应用, 抵 御国外的封锁, 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化基 地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江泽 民、 李长春、 王刚、 万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 视察了扬州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河南永煤碳 纤维有限公司,对碳纤维国产化工作给予高度 评价. 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以来,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杰出 科技成就奖、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国 防科工局创新团队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奖励, 申请专利

40 余项, 已授权

28 项, 在国内外 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60 余篇.碳纤维制备技术国 家工程实验室已成为碳纤维技术研发基地、 产业 化技术支撑基地、 碳纤维人才培养基地. 转化 让生物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转化工作纪实 姻本报记者 马卓敏 计算机视觉就是给计算机安装上眼睛 (摄 像机) 和大脑 (算法) , 使其能模拟人类视觉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对周围环境视觉信息 (图像 / 视频) 的智能分析与处理, 进而感知环 境、 适应环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模式识别国 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亮主要从事计算机视 觉和模式识别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因出色的科 研表现, 王亮日前荣获第十四届 中国青年科 技奖 ,该奖项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 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表彰奖励在国家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 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每两年评选一次, 每届获 奖人数不超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