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4-09-19

然而,如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常常诱使耐药性基因转移 到致病细菌细胞中,这会降低未来临床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 丰富多样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以促进健康,为人类宿主提供预防疾病的许多能力.相反, 肠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差是慢性疾病的一个特征,包括肥胖,糖尿病,哮喘和感染炎症.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使人们丧失正常的肠道细菌环境,进 而造成不利的健康影响.因此, 抗生素虽然可以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福音,但只能根据明 确的细菌感染原因进行使用 ,研究负责人,诺和诺德基础代谢研究基金会 Oluf Pedersen 教 授说. 研究发现,过量使用抗生素以后,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再生,这对我们的整体健康非常重 要. 然而, 在我们的一生中多次接触抗生素后, 有益细菌可能永久性地丧失 , Oluf Pedersen 说.

2019 年第

1 期药讯

3 临床合理用药 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4-0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

3 月29 日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 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12 号),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 (2016-2020 年)》,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遏制细菌耐药,现提 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一)制订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各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办法》各项要求,制订系统的、可操作的抗菌药物管理技术规范并认真落实.要树立科学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理念,明确改善感染性疾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目标.医疗机 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抗菌药物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带领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发挥多学科专业团队优势,做好具体管理工作.

(二)推进感染性疾病多学科诊疗.各医疗机构要重点针对疑难感染性疾病加强重症医 学、感染性疾病、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协作,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 高感染性疾病综合诊疗水平.要研究建立多学科诊疗的工作机制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在保证 诊疗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二、着力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

(三)广泛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要建立规范合 理的培训考核制度,制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对相关医务人员开展感染性疾病规范化诊疗、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院感染防控等培训及考核.重点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对感染性疾 病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的依从性.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方可授予相应的抗菌药 物处方权.不得单纯依据医师职称授予处方权限.

(四)高度重视相关学科建设.通过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 术支撑体系.要落实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要求,在2020 年以前设立以收治 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加快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建设.加强临床药 师培养和配备,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认真执

2019 年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