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2014-09-08

1 所示, 读出小球直径 d 的 值为 mm. (1)18.4 (4 分)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2017 东城二)⑴在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中,分别使用两 条不同的轻质弹簧 a 和b做实验, 得到了弹力 F 与弹簧长度 l 关系的图像, 如图

1 所示. 由图可知: 弹簧 a 的原长比弹簧 b 的原长_ (选填 长 、 短 ) .弹簧 a 的劲度系数比弹簧 b 的劲度系数_选填 大 、 小 ) . ⑴ 短大(2017 朝阳二)21(1)如图所示,在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_ A.应当在钩码静止时读取数据 B.应当在弹簧处于水平自然状态时测量弹簧的原长 C.应当在弹簧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测量弹簧的原长 D.若以弹簧长度为横坐标,以弹簧弹力为纵坐标,根据各组数 据所绘制图线的斜率即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验证牛二 (2017 朝阳一)19.小芳同学想利用图示装置验证 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的 合力成正比 这一 结论.她先将

6 个相同的钩码全部放入小 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 物块,使小车在木板上恰能匀速下滑.现 从小车中依次取 n=1,2,3,4,5,6 个钩 码挂在细线右端,其余钩码仍留在小车内, 并正确完成了后续的实验操作.设小车运 l F O a b 图1l图1012345678910

2 0

10 3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赵子强 微信

175485203 第3页共15 页图4aFO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力 B.利用该方案无法验证 物体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这一结论 C.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加速度 a 随n的变化图像应当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D.若实验中保持木板水平,则该同学描绘的加速度 a 随n变化的图像不是直线 (2017 西城一) (2)利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做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的实验. ① 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以及交流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A.秒表 B.天平(含砝码)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 ② 甲同学实验时这样平衡摩擦力.按图

2 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挂重物,将小车 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垫块把木板一端垫高,接 通打点计时器,让小车以一定初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并不断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 到小车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______运动. ③ 甲同学利用 v-t 图像求出每条纸带 对应的加速度.他在处理其中一 条纸带时,求出每个计数点对应 的速度,并将各点的速度都标在 了如图

3 所示的坐标系中.请在 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v-t 图像,并利用图像求出小车此次运 动的加速度 a m/s2 . ④乙同学在验证小车加速度 a 与所受拉力 F 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 a-F 图像如图

4 所示.发现图线不过原点, 原因可能是_ A.木板一端垫得过高 B.木板一端垫得过低 C.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了 D.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小了 图2图3t/s v/(m・s-1 )

0 0.1 0.2 0.3 0.4 0.5 1.0 0.2 0.4 0.6 0.8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赵子强 微信

175485203 第4页共15 页 ⑤丙同学作出的 a-F 图像如图

5 所示.发现图线有一段是曲线,他认为这 是系统误差造成的.他将实验方法做了如下改进:他先将一些砝码放在小 车上;

之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下一些砝码移到牵引小车的盘上;

重复多次实 验,直到将砝码全部移到盘中;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