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2014-09-08
14 文笔

2 0

1 4年5月2 8日 星期三 主编: 黄泽 美编: 程镳 组版: 杨凡

电话:8

8 0

9 6

5 0

8 E m a il:w z h z e @

1 2

6 .

c o m 周刊 贾振葵

1979 年的早春二月, 我们从黑 龙江返城回温, 路过上海.购买回 温州的船票往往要等待两天.乘着 空暇, 我和夫君到南京路逛大街. 上海的南京路很热闹,人来车往的.当时上海的服饰全国有名, 流 行于大江南北, 不亚于人们对当下 国际品牌服装的钟爱, 谁都会为拥 有一件上海服装感到自豪.专程到 上海买衣服或者托出差的亲朋好友 带衣服的人很多, 出差人公事办完 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到南京路上买 衣服.上世纪七十年代之末, 中国 终于打破了服装由 青蓝绿 为主调 的一统天下, 加之又是改革开放的 初期, 南京路上那一排排高大的橱 窗里, 模特身上展示有各种色彩的、 新颖的、 美丽的、 高贵的服装, 犹如 百花齐放, 鲜花朵朵.爱美的上海 姑娘, 已经穿上了漂亮的春装―― 春江水暖鸭先知 , 女孩子对服饰 的敏感, 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鸭子 对于春江水, 有着无与伦比的先知 先见先行之明.上海的姑娘们, 引 领着中国的时尚. 我们转到了南京路上最大的商 场.这里十分热闹, 有很多人在排 队, 男男女女.长长的队伍七扭八 拐, 像条游动的大蟒蛇.虽然排着 队, 但依然很拥挤, 总有人向前蹭, 一不注意就 插队 , 时不时引起纷 争.走近一看, 只见橱柜上贴着大 海报, 上书: 出口转内销服装, 一律 不收布票!原来是在卖各种服装, 花花绿绿, 十分抢眼夺目.来一次 上海, 竟然碰上这样的好事――有 不要布票的服装!正是因为 一律 不收布票 的莫大的诱惑, 使销售服 装的柜台具有了十分强大的号召力, 先来后到的人们, 纷纷加入到这 支队伍里.人们操着各地的方言, 互相召唤着,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听 不清谁在说什么喊什么.这条游动 的大蟒蛇, 成了当天南京路上最为 壮观的一道风景. 说起布票, 现在的年轻人肯定 不知道其为何物.可是在计划经济 时代, 布票在 衣食住行 中占着生 活首要的地位.想想, 每人一年的 布票才

15 市尺, 国产布料的尺幅也 窄,一尺布票只能购买一尺的布料.无论你是彪形大汉或是小鸟依 人, 每人每年是一样的计划定额. 个子大的, 一身衣服就把一年的计 划 做 掉了.床单呢?被单呢?这 些生活必需品, 自然是要等凑足了 布票才能买得起.家家布票不够用.手帕、 毛巾、 格毯这些不用布票 的纺织品, 都会被聪明的主妇们用 来替代做童装, 省下小孩子的布票 可补充给大人用.当年的人们对待 布票胜于钞票, 因为有钱没有布票, 你一样穿不上衣服盖不上被子―― 布票的珍贵由此可见.来上海的人 乍一碰上 不收布票 的好事情, 谁 也不会放过, 抢购自不在话下. 我俩看了会儿热闹便想离开. 当我们刚转身要走, 只听见一个年 长的声音在用上海话喊: 到格 (这) 里来!到格 (这) 里来!那边勿 (不) 要挤啦―― 好像是一种召唤, 女性 的本能让我一激灵, 好奇心夹杂着 点不甘心, 让我很快折了回去, 想看 看究竟.原来商场又运来了一批新 货, 因为前面忙不过来, 便在里面又 开了个窗口.新商品是各种款式的 出口转内销连衣裙,同样不收布票.陆陆续续的有人过来看看, 走了.连衣裙的生意不大好, 看的人 多, 买者寥寥无几.尽管也是打着 一律不收布票 的招牌, 但在刚刚 开禁的春天里,比不上衣裳的魅力.连衣裙, 在人们的观念里, 多多 少少还是带着西洋服饰色彩的服装.买来后, 到底能不能穿得出去, 敢不敢穿得出去, 的确还是一个费 思考伤脑筋的问题.营业员看着连 衣裙生意冷清,就一件件整理起来.这当口, 我发现了一件湖蓝色 和平领款式的连衣裙, 上面钉着六 颗深蓝色的琉璃小扣, 双双成对, 在 光线的照耀下, 发着如蓝宝石般的 光.到底是出口产品, 大气, 给人的 感觉就是不一样.许是一种缘分吧,这件连衣裙真的让我怦然心动.可是一问价格, 我又打消了想 买的念头―― 太贵了,要25 元一件.想那时, 我一个月的工资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