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9-08-01
江 周刊 XIANGJIANG WEEKLY 第95期19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龚旭东 版式编辑 周鑫 柯云 百华 因为举家进城居住,屈 指算来已有5年没回老家了.

前些日子 几位儿时朋友电话相邀,回到了久别的 老家. 老家离县城较远,地处慈利、桃源 两县交界的沅水支流龙潭河畔,一座高耸入云的 大山皱褶中间. 这里土家族、汉族杂居,自然条件 极差,除了山还是山,稻田极少,但森林茂密,飞 禽走兽挤满山村. 几年前,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十 分贫乏. 村民除了种杂粮外,主要靠狩猎营生,因 而村民多是猎手,最著名的猎手叫史庭生,绰号 史老怪. 说他怪,有两个原因:一是枪法准,猎技 精,除了使枪外,施套、放炸、设弩都是好手,一般 猎物难逃出他的手. 俗话说,一猪二熊三老虎,意 思是一般人不敢去碰,他打野猪却是常事. 解放 初期,他和父亲用笼子连续捕过两只老虎,都是 王字头. 二是他在村里享有盛名,全村数十个猎 手均是他的弟子,故他很自信,脾气古怪. 6年前, 我去他家采访,有意劝他不要再打猎了,动物是 人类的朋友,应和平相处,别伤害它们. 他却说, 你难道不晓得我们这里千百年都是靠狩猎为生, 不狩猎靠什么养家糊口, 还得意地说: 野物野 物,口中之物嘛. 你忘了小时候童谣是怎么唱的,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呀. 我讲了很多关于动 物保护法的知识,可是他擀面棒吹火一窍不通. 这次回家,驱车沿着盘山路先到他家. 迎面 是一幢四层楼的新砖房,屋后是一片翠竹. 他不 在家,车在他的禾场上停下等他回来. 场上几个 儿童玩耍唱着儿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看老虎. 我心中一惊,问: 小朋友你唱错了,应是一二三 四五,上山打老虎. 儿童们异口同声说: 是看老 虎,不是打老虎. 我问: 这是哪个讲的? 他们争 着说: 学校老师讲的,老虎是保护动物. 史爷爷 也讲,老虎只能看不能打. 我问: 哪个史爷爷? 有个儿童争先告诉我: 他就是我的公公,叫史老 怪,你认识他吗? 我不由想,难道他改邪归正了? 一会儿,一辆灰色小车也在史家大院里停下 了,人一下车,原来是村支书和史老怪. 他们见我 一脸笑脸. 我开玩笑地问: 史大伯你又上山打老 虎了? 他摇摇头说: 你怎是老眼光看人,我早就 不操旧业了. 村支书姓刘,三十出头,他是从广州打工发 财后回家当村官的,称我们为叔. 他告诉我们,史 大爷的变化很大,也许禽兽与他前世结得有冤有 缘吧! 村支书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 文革 中期,他怕喜鹊吃他的种谷,在秧田 周围撒下毒药谷子,一下毒死7只喜鹊. 从此喜鹊 与他结仇了,常来骚扰他. 连他种的杂粮蔬菜都 不放过. 近几年,喜鹊又在他家屋前树上做窝,不 再与他争食了. 前年,不知从哪里窜来一只小猴 儿,睡在他的牛栏边,他走到小猴面前用手抚摸 它的头也不动弹. 他仔细检查发现猴儿后腿受 伤,好像是骨折. 他赶忙打电话到兽医站,请来兽 医为其敷药包扎, 将猴儿抱进房中亲自看护,吩 咐家人给它喂好食吃. 半个月后,终于把猴儿治 愈了,花钱近千元都不心疼. 后来他捎信让动物 园收去了,临别时他还流了眼泪. 前年是他满85岁生日,一个姓王的弟子为了 孝敬他,给他打了一只野鸡,由于枪法不准,未能 致命,只伤翅膀,送来给他作寿礼,只望师父高 兴, 没想到他给弟子劈头一句: 你怎么还打野 鸡! 我给你讲过多少回了,就是不听,这次我不饶 你了. 给我写个悔过书,复印几十份发到全村去 让大家都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他的徒弟当 面认错后,他责令徒弟将野鸡的伤治好放飞. 他 的徒弟按他的话做了, 有人将这事写成新闻,在《自然与人类》报上发表,反响极好. 村长的话使我耳目为之一新. 没想到环保意 识如此深入人心了. 村长还告诉我们,过去的猎手如今变成了种 桃能手, 全村152户有143户都种了猕猴桃和黄 桃,销路很广,成了村里的主要财源,到今年年底 基本上可以脱贫. 肖曙光 这五年, 我家最大的变化是 过去沉甸甸的背囊, 现在终于减 负了. 我和妻子都是武冈人, 女儿 也在武冈长大. 我们一家人都恋 家,总觉得家乡的东西好,闻起来 香甜,吃起来放心. 我母亲也这样 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 物产养人呢. 她怕我们一家在外 面吃不好,只要一回家,就把我们 爱吃的腊肉、卤菜、菜干、糍粑、米花、剁辣椒,甚至红薯、玉米等土 特产装进我们的背囊. 刚来广州的那几年, 每年回 一次家,背囊里总是鼓鼓囊囊,满 满当当, 里面装满了母亲准备的 土特产. 每一回,背着几个背囊, 坐汽车,赶火车,一路车马劳顿, 疲惫不堪. 我也曾让母亲寄一些 土特产来, 但寄到广州要半个月 时间,东西早已不再新鲜,有些在 途中就已经变质了, 因此只有靠 肩上的背囊. 有一年春节后回广州, 母亲 准备的东西足足装了两个大蛇皮 袋,我躬着腰背着沉重的背囊,像 个民工一样,从武冈坐汽车,到邵 阳换乘火车, 到了广州汗流浃背 挤出人流汹涌的火车站, 回到家 简直狼狈不堪, 埋怨母亲准备的 东西实在太多了. 每一回我都要求减负, 有几 次甚至把装进背囊的东西拿出 来,惹得母亲很不高兴,她指着那 一堆东西说, 这几块腊菜是你最 爱吃的,这些卤菜是素儿喜欢的, 那些豆制品是给媳妇准备的…… 我心想,妈呀,这么多东西我哪里 拿得动? 妹妹告诉我, 母亲准备这些 东西其实不容易: 腊肉是母亲从 乡下买的土猪肉, 用柴火一块一 块熏好;

豆腐是用菜籽油一块块 炸得焦黄焦黄;

鸡蛋是母亲起了 几个大早, 到菜市场收购的土鸡 蛋;

腌菜是母亲将挑选好的白菜 一棵棵洗干净、晒干、腌在坛子 里……知道我要回家, 母亲一个 多月前就忙碌开了. 想起70多岁 的母亲, 为了让儿子吃到家乡的 土特产到处奔波,不辞辛苦,我的 眼睛湿润了. 沉甸甸的背囊里,满 满的都是亲情都是爱啊, 再苦再 累, 我也不该辜负母亲的一片心 意. 就这样,背囊多年来一直没有 成功减负过. 近五年来家乡交通发达了, 2013年洞新高速公路通车;

今年 6月邵阳武冈机场通航;

来广州的 家乡人多了,想吃土特产了,随时 可以让他们捎带过来. 特别是随着交通的便利,带动 家乡物流快递行业迅速发展.2013 年,多家快递公司将快递业务拓展 到了武冈,还将服务点开在离我家 不远的工业品市场,从武冈寄快递 到广州只要两天时间,真是又方便 又快捷. 通过快递,母亲时不时寄 家乡的土特产过来,既新鲜又让我 们解馋. 多年来压在我肩上沉甸甸 的背囊终于变轻了. 母亲爱逛市场, 看见有啥时 令的土特产, 让妹妹发个微信给 我,我们要是想吃,母亲就会快递 寄来. 清明前后,正是蕨菜生长的 旺季,蕨菜炒腊肉、蕨菜和糯米做 成的蕨子粑粑, 都是妻子和女儿 的最爱. 母亲提前买好蕨菜,蒸了 几锅蕨子粑粑, 妹妹把图片发在 微信里,馋坏了妻子和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